我们在前期向大家介绍了颈椎小面关节的触诊与评估,而胸、腰椎的小面关节不能直接触诊,我们又该如何去判断它所出现的功能障碍呢?在此我们将结合前期向大家介绍的脊柱动力学规律(Type1与Type2耦合运动)和小面关节的动力学来详述胸、腰椎小面关节功能障碍的检查与评估。
胸、腰椎小面关节功能障碍在物理治疗门诊很常见,患者通常会主诉起身跟朋友握个手或者拿一样东西时,刹那间,闪电般的剧痛传来…为什么如此简单的动作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其实,脊柱在活动的时候,旋转会伴随着侧弯,其间的小面关节是按照一定规则开启和闭合的,脊柱可能会在侧弯与旋转的状态下卡住,有时还会导致关节锁紧的状态加剧,使其更难解开。在坐位或者站立中立位姿势检查这样的患者时,会有一节至多节的胸椎或腰椎其侧弯与旋转是到同侧的,这与中立位姿势的Type1规律是违背的,这样的脊节很可能是有问题的脊节。正是因为该处发生了小面关节功能障碍,所以该脊节在中立位姿势下的正常运动就不见了。当脊柱的软组织与小面关节发生问题的时候,脊柱在中立位时将不再保持较正确的Type1状态,而是朝Type2状态变形,当患者弯腰与转身过程中,患者的脊柱可能超过了正常Type2的界限,此时由于神经系统的反射性保护,周围的肌肉立即产生痉挛,将问题脊节锁定在Type2状态,从而造成了小面关节功能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评估及解决问题,小面关节的功能障碍又将影响整个脊柱在步行及其他动作的运动表现,进一步导致其它小面关节的功能障碍。
以下图功能异常的脊节为例,图中所示的是两个脊节在中立位下的状态。图中脊椎是呈向右旋转与向右侧弯,也就是Type2的状态,此时右侧的小面关节一定是闭合的,而对侧是打开的。它可能是卡在打开的状态下;也可能是卡在闭合的状态下,到底是哪一种呢?
要想找到问题脊节我们首先得找到呈旋转状态的脊节,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判断旋转状态脊节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患者相应脊椎的棘突,将双手拇指分别放在患者的棘突两边,找到患者的横突所对应的位置,双手同时以轻且稳的力道,往下按压,直至触到着陆点(横突)而无法前进为止。
假设我们要触诊的椎体是呈“向右旋状”的状态。当双手拇指同时按压两侧横突处时会发现,右手拇指会比左手拇指较早抵达着陆点。也就是说右手所按到的骨质部分较左侧明显往后凸,反之亦然。
注意:触诊胸椎易采取坐位,触诊腰椎易采取俯卧位。
当找到疑似问题的脊节(呈旋转状态的脊节)之后,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该处是开启障碍还是闭合障碍?我们假设T3向右旋转且左侧小面关节开启受限。由于是开启状态下受限,所以当患者前屈脊椎时左侧小面关节不能打开,此时左侧横突会保持不动,在左侧拇指手下感觉就像在稍前方处卡住了;而右手拇指会感受到右侧横突稍往前上方滑动。当脊柱后伸时就不同了,由于卡住的小面关节会形成固定的轴点,使得右侧横突在脊柱后伸的时候以此轴点为中心旋转。当患者脊椎后伸的时候,右侧原本明显的横突会更加突出,也就是椎体更向右侧旋转。反之,如果是右侧小面关节闭合受限时,此时右侧横突会在后侧固定或卡住,当脊椎后伸的时候,您会发现原本较为突出的右侧横突不明显了,这是因为右侧横突原本就固定在后方,当脊椎后伸的时候会迫使左侧横突会以右侧卡住的地方为轴导致椎体向左旋转,所以两边好似一起回到后方,手下感觉就好像一样了。当患者回到中立位姿势的时候,右侧较为明显的横突会再次出现。如果脊椎前屈,右侧较为明显的横突会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当一侧横突后伸时消失,那么旋转方向(这里的旋转方向是指椎体在中立位呈同侧旋转侧弯的方向)同侧的小面关节关闭受限。当一侧横突前屈的时候消失,那么旋转方向对侧的小面关节开启受限。
以上是介绍了单侧小面关节受限的检查方法,那么,如果患者是双侧受限呢(双侧受限的脊节就不是呈旋转状态了)?如果患者是连续几个脊节小面关节功能障碍呢?敬请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