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技术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护理

技术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护理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还有由于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或腰手术后引起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导致慢性腰腿痛的病症之一,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用的保守治疗有:

(1)手法治疗:手法治疗的目的是活血舒筋,疏散瘀血,松解粘连,使症状得到缓解。

(2)针灸治疗:

(3)药物治疗:对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可采用镇痛消炎药物如扶他林、芬必得等。中药治宜温通经络、强壮筋骨。

(4)封闭治疗:可用硬膜外封闭,能消除肿胀,松解粘连,缓解症状。

(5)医疗体育:可加强背伸肌、腹肌的肌力锻炼,使腰椎的稳定性增加,从而推迟腰椎关节退变演变的速度。打太极拳对本病有较好的作用。

(6)手术治疗: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是:

(1)活动后腰及腿痛,影响生活工作,经保守治疗不愈者。

(2)进行性跛行加重,或站立时间渐缩短者。

(3)神经机能出现明显缺损者。

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神经组织和血管在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所受的压迫。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术。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病人病情较重,病程长,易出现焦虑、悲观情绪,对手术持怀疑态度,担心术后肢体康复程度,劳动能力是否丧失,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给病人以关心、理解和安慰,使之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向病人介绍同病区相同疾病好转的例子,告诉病人术后可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无并发症,不影响以后的日常生活、工作等,使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

2、做好各项辅助检查

术前施行下腰椎(l3~s1)椎管ct扫描,或行脊髓造影ct(ctm)扫描,造影前遵医嘱进行常规碘过敏试验。造影后回病房给予半卧位或头高位卧床休息,必要时遵医嘱肌内注射安定5~10mg,以免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不适等。造影后如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与体位不当有关,头高位卧床休息后即可好转。

二、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一般卧床3~4周,术后初次翻身在麻醉消失后3~5h进行,防止过早翻身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在此之前护士应注意按摩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视病人体质1~2h按摩1次,每次5~10min。翻身时由护士协助病人,一手置病人肩部,一手置髂嵴部,两手同时用力,作滚筒式翻身,动作应稳而准,避免脊柱过度扭曲造成术后伤口出血,一般平卧2~3h,侧卧15~30min。

2、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

麻醉消失后以钝形针尖如回形针尖轻触病人双下肢或趾尖皮肤,观察有否知觉或痛觉,术中因神经牵拉,可致术后神经根水肿,出现肢体酸胀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10~2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ml静脉滴注,以减轻神经根水肿,减轻症状。同时,协助病人主动或被动训练足趾,3次/d,每次3~5min。

3、术后第2天练习直腿抬高

病人平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幅度适当,逐渐增加直腿抬高度数,先单腿,后双腿,3次/d,每次3~5拍(每抬起1次为1拍),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拍,其目的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及双下肢肌肉萎缩。手术后1周进行腰背肌锻炼,方法为俯卧位抬头,动作不宜过度,1次/d,每次3拍;平卧位时进行配合直腿抬高练习。手术3周时在床上坐起,适当活动,如扩胸运动等;也可俯卧位,头及双下肢同时离床上抬数次,各项活动交替,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同时观察病人一般情况,不可疲劳过度。

4、并发症护理: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潴留,为病人不习惯床上小便而致。因此,术前2d指导病人练习用便盆卧床小便。发生尿潴留按摩和热敷下腹部及做解释工作后即可缓解,自解小便。

三、康复期功能锻炼

术后第5周病人带腰围下地不负重行走,活动量以自己能承受为准,量力而行,不可太疲劳,循序渐进。同时腰部固定要牢固,腰围3个月后解除。康复期锻炼是以增强腰部动力性稳定结构的稳定为目的进行,因骨性稳定结构破坏少,康复期病人可利用机械器具如哑铃、健身器、助跑器等配合各种功能锻炼,但康复护理中注意不要让病人施行暴力,特别是腰部,定期复查、及时接受康复指导,直至骨性愈合。

摘自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cjzz/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