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在人体中部,是人体运动的中枢,在生活劳动中,一切的动作或多或少都要依靠腰部来协调。传统认为:“有不得机势处,身便散乱,必致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当中,灵活的腰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发生腰椎错位,如低头视物、休息转身、上下楼梯都是困难重重。下面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些腰椎小关节错位的基本知识。
1
腰椎小关节
腰椎小关节是下位脊椎的上关节突和上一个脊椎的下关节突结合所构成的,他的关节面覆盖软骨,有小关节腔,周围有关节囊包绕,内层是滑膜,分泌少量滑液,以利于关节活动。腰椎小关节面呈近矢状位,这种弧形的关节面有利于腰部向各方向的灵活运动。
2
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小关节紊乱是指腰椎关节突关节因为外力作用而发生微小错动,不能自行复位引起的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根据不同的病理特点,分为3种亚型:小关节错缝型(Ⅰ型)、小关节滑膜嵌顿型(Ⅱ型)、小关节炎型(Ⅲ型)。
??Ⅰ型一般没有明显外伤史,腰部以胀痛为主,后伸时疼痛明显,休息或活动后症状可缓解。
??Ⅱ型大多有闪腰史,。腰部剧烈疼痛,强迫屈曲体位,活动明显受限,咳嗽或打喷嚏也可引起剧烈疼痛。
??Ⅲ型由上述两型治疗不当或失治,病情反复转变而成。表现为腰酸胀痛,活动后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症状缓解。
腰椎的活动以腰椎小关节为枢轴,肌肉为动力。由于腰椎负重量与活动量均较大,当腰椎扭伤或劳损导致脊椎不稳等情况,均可以发生腰椎小关节紊乱。
3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诊断
症状:有腰部扭、闪伤病史,随即发生剧烈腰痛,不敢活动,畏惧别人搬动。全身肌肉均处于紧张僵硬状态,腰椎活动度几乎完全丧失。
体征
?腰部正常生理弧度改变;
?强迫屈曲体位,姿势改变时疼痛剧烈;
?两侧骶棘肌明显痉挛,严重的有两侧臀肌痉挛;
?滑膜嵌顿的后关节和相应椎间隙有明显压痛,一般没有放射痛;
?棘突无明显偏歪,严重的有保护性脊柱侧凸畸形;
?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尤其以后伸活动障碍最为明显。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小关节肥大呈乳突状关节,小关节不对称,小关节骨质增生,小关节骨质硬化,关节缘唇样增生,小关节翎毛样增生,小关节相嵌现象等变化。
4
基础病理
脊柱整体稳定依赖椎体、椎间盘、关节囊、韧带等构建基本骨架,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强韧保护作用,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疼痛:疼痛的产生往往提示我们结构的异常。
直立状态下的人体,存在于两个脊椎单元之间的挤压是最大的应力。如果身体前倾,椎体-椎间盘联合处就变得更平行于椎间盘-椎体联合处,这时两者之间就发生了剪力。
身体前倾/弯腰搬抬重物/久蹲突然起立等动作导致腰部突然过伸,这种包含扭、闪动作的运动形式在椎骨与椎间盘之间产生的剪力在腰椎小关节面上产生压力,此时小关节承重明显。这种情况下,如果小关节不垂直于椎间剪切力,那么这个剪力就不单单在小关节处形成压力,还会有一个分力使得小关节产生滑动。
在正常人体,由于腰椎小关节呈半矢状位,并且骨质坚硬、在同一压力之下产生的应变小,加上小而紧的关节囊的保护,制止了这种滑动。同样的,也正是由于腰椎小关节起到对抗挤压的作用,不容许生任何大的应变,从而避免了椎间盘承受过大的剪力。可以说,椎间盘的张力和腰椎小关节的压力是维持人体脊柱内在平衡的关键部位。
如果椎间盘退变、萎缩,椎间隙变窄,腰椎小关节面也会更接近,这时椎骨间的剪力会导致小关节处过载,超出其对压力的承受范围,从而导致腰椎小关节位置的改变(错缝);更有甚者,由于关节囊负压增大,将滑膜吸入关节腔形成疼痛剧烈、强迫体位的小关节滑膜嵌顿(Ⅱ型)。
椎骨的剪力,对腰椎小关节紊乱起到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小关节本身的病变。后者是促使小关节紊乱的内在原因,小关节刚度和强度的改变同样是破坏小关节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治疗
推拿治疗
滚法、按揉法施术于患处,操作8分钟,以舒筋活血、解痉止痛。
在骨错缝/滑膜嵌顿处进行由轻到重的按压法,以理筋止痛。
在上两步手法的基础上,进行腰椎扳法,理筋整复,恢复脊柱的内外平衡。
针灸
针刺镇痛是针刺疗法的主要应用之一,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研究认为针刺作用起效机制有以下三点:
神经生理机制
包括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入途径、针刺信号的中枢传导途径、针刺信号与疼痛信号在中枢的整合以及激活脑内一些相关的痛觉调制结构。
神经化学机制
包括β-内啡肽(β-EP)、脑啡肽(ENK)、强啡肽(DYN)等阿片肽物质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等经典神经递质。
分子机制
应用不同频率的电针对中枢c-fos表达和中枢三类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除阿是穴、局部经穴之外,下列3个经验穴在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治疗中均有效验。
肾俞:肾俞穴治疗腰骶部疼痛有比较好的疗效。这或许与局部神经支配有关。
阳陵泉:泻法,针感向患部放散最佳。行针后扶持患者双膝、踝,由双下肢带动腰部做由小到大的左右摇摆动作,速度要慢;随后嘱患者做挺腹动作,由小到大,以患者耐受为宜。
后溪:是八脉交会穴(通督脉),能够通调督脉经气,振奋阳气。《拦江赋》有:“后溪专治督脉病”,针刺后结合腰部小幅度活动,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最后,居家调护在促进恢复、防止复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坐立姿势,保持脊柱的中正,避免突然的弯腰、旋转等活动,并经常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同时要克服急躁和恐惧心理,避免情绪紧张加重症状。
井夫杰知名专家
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学教研室主任
山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