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简称腰突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亲身感受过这近种绝望的痛苦折磨。
对于腰突症,现代西医没有任何有效根治的方法,只是给服一些止痛类药物来暂时缓解疼痛,可是这对治愈腰突症没有任何帮助,最终只能是疼痛麻木等症状越来越严重,痛苦更加难熬。
椎间盘的生理结构
椎间盘的生理结构我们看到,椎间盘是两个腰椎椎体中间由纤维环包裹着髓核组成的一个软垫,它起连接上下的两个椎体、缓冲压力、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保持脊柱高度等重要的生理作用。
一、腰突症的病理机制:
1.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纤维环包裹着髓核,髓核是含水量80%左右的半流质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因素,髓核含水量降低,可能会引起腰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的失水会引起椎节失稳、松动,导致椎间盘受压严重,另外,纤维环的退变会造成其坚韧程度的降低,导致膨出甚至撕裂。
2.职业因素:
职业与腰椎间盘突(脱)出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长期需要坐着的工作,比如办公室白领或者车间工人、汽车司机,一直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以致在工作时候,椎间盘内压力是站立时的2倍到3倍,工作强度大的搬运工,工作时椎间盘内的压力可增加到30kPa/cm2以上,这个压力对于椎间盘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二、腰突症的发作诱因:
在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致使髓核穿过纤维环进入椎管前方引发突出加剧,症状发作。这些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六种:
1.腹压增加:
临床上不少病例于发病前有明确的增加腹压的因素,诸如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动作等,即可使腹压升高而破坏椎节与椎管之间的平衡状态。
2.腰姿不正:
无论是睡眠时还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3.突然负重:
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不仅有可能引起腰部扭伤,也易引起髓核突出。
4.妊娠:
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松弛易于使椎间盘膨出。
5.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6.受寒与受湿:
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突出。
三、腰突症的分类:
上图分类中的游离型,才有必要做手术,而前3类绝是可以用保守方法来治疗的。即便是游离型,也有80%左右的患者可以选用中医正骨法治愈的。
四、腰突症治疗的误区:
1.疼痛麻木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的
很多人认为下肢疼痛麻木是椎间盘突出以后压迫神经引起的。
其实很多CT或MR检查有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并没有任何症状。还有很多腰突症患者通过各种保守治疗,症状完全消失,然而再做CT或MR检查,其突出髓核如前,神经压迫照旧,却没有疼痛麻木症状了。
因此,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并不是直接引起疼痛麻木的原因。那什么才是引起疼痛麻木的原因呢?
腰椎间盘突出以后,纤维环的一部分会挤入椎管里边,随之腰椎德频繁活动,纤维环和椎管里边的神经根反复接触摩擦,引起神经根处的慢性炎症、水肿,造成纤维环和神经丛的粘连,形成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根,导致了腰痛与下肢放射性痛麻酸胀,水肿更加压迫、刺激神经根,是病情加剧。
椎间盘的病理机制
急性损伤导致腰突症的急性发作,患处的急性炎症或水肿,可以导致一系列症状。
因此,腰突症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水肿以及粘连。导致进行椎间盘摘除手术后,还有30%到40%的患者症状不会缓解,尽管摘除了椎间盘,炎症水肿没有消除,疼痛还是依然存在。
2.腰突症正骨复位后需配合卧床休息、内服中药、针刀疗法的机理:
a.正骨法对神经根的减压作用机理
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所以,正骨法的治疗手法集中在解除髓核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上。运用正骨法的一系列手法,可将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还纳至椎间隙内,或将紧压神经根的髓核突出物远离神经根,从而减轻或解除髓核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治愈腰腿痛的目的。
b.正骨法对恢复脊柱平衡的作用机理
脊柱具有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因素。前者指椎间盘及韧带,后者为有关肌肉,特别是胸腹肌,具体地讲,外源性稳定是由脊柱周围的肌肉以及胸腔和腹腔内外的肌肉维持,各方向活动的肌肉以一个综合力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形态与稳定功能。当腰突症出现后,脊柱失去平衡,出现侧弯、旋转、腰曲变直或反张后,充分采用功能锻炼、恢复肌肉在各方向对脊柱的平衡、维持起协调作用,从而重建腰椎活动和生理形态的正常功能。
c.内服正骨1~3号方.
对改善脊柱椎管内外神经根、肌肉微循环的作用机理、椎间盘的病变所致的疼痛机制主要源于腰骶神经根受压及其神经周围的炎症改变,微循环障碍。正骨1-3方均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药,对正骨后脊柱内外神经根、肌肉微循环都起到了一定的调整作用。
3.腰突症开刀手术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a.开刀手术:直接切除腰椎间盘髓核,手术破坏了正常腰椎生理结构,损伤造成腰椎术后不稳,术后瘢痕组织粘连,术中易误伤神经根等后遗症。摘除一节椎间盘后,压力分摊到了其它椎间盘,邻近椎间盘突出的概率大大增加。
b.微创手术:在关节内窥镜下的腰突症手术,虽减少了手术开刀中对正常骨关节的破坏,但微创手术一样是手术,也有并发与后遗症。加之手术视野变小后,难以彻底摘除病变髓核,增加了开刀手术不成功性。
c.穿刺抽吸术:经皮穿刺抽吸突出的椎间盘髓核以减轻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但该手术以减压为主,对椎间盘膨出有效,对于腰突症脱出、游离、合并钙化等类型无效。
腰突症的开刀手术即使非常成功,仍有30%的复发率,还有40%左右的术后症状不缓解。
上述原因除外,开刀手术忽略了腰突症引起疼痛的病理机制——无菌性炎症和水肿。开刀手术摘除了椎间盘,但炎症水肿不消除,症状是不会缓解的。
《无效的医疗》一书是德国医生尤格·布来克所著。这本书给我们上了关于医疗领域触目惊心的一课,我们绝对有必要了解更多的医学病理知识,来应对大多数医生带给我们的不真实信息。
德国医生尤格·布来克在《无效的医疗》一书中关于真实的椎间盘手术叙述如下:
“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有四成是失败的,甚至术后病情恶化的达到了12%,英国在一次外科医生研讨会上,研究人员对位整形外科医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位医生没有一位愿意因腰痛而接受手术治疗的。
即便像腰间盘突出这样的“顽症”其实也都可以凭自身慢慢恢复,英国的柯拉马医生强调:
脊背本身有惊人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统的细胞会将从椎间盘脱位的物质视为异物,通过酵素加以溶解,这就是自愈作用,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4.椎间盘突出可以根治
腰突症是不可能根治的。
即便开刀手术成功,也不能根治,手术可以切掉一个椎间盘,但增加了其它椎间盘突出的概率。
任何治疗办法只能消除腰突症的症状,不能杜绝腰突症的复发;
而要杜绝腰突症的复发。就必须在生活、劳动、工作中注意防护,并坚持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
五、结论:
甲、消除无菌性炎症和水肿
消除椎间盘病灶的炎症和水肿,98%的患者可以完全消除症状。椎间盘炎症水肿完全消除,就不易复发。
乙、增强腰部肌肉的韧性和强度
腰突症患者大多数都是腰部肌肉和韧带松弛,中医称为“筋不束骨”,想要防止腰突症复发,就要加强肌肉韧带锻炼,增加肌肉韧带对腰椎的强度,增加腰椎的稳定性,从而预防腰突症的复发。
丙、增加椎间盘的营养供给,增加髓核的含水量
腰突症的发病根源是髓核失水,增加椎间盘的营养,就能增加胶质水分含量。所以控制椎间盘和纤维环的退变,增加腰椎间盘的弹性,控制突出的发生与发展,可以降低腰突症复发概率。
20多年前当时西医骨科确诊要开刀两位腰突症患者,经胡军医生的中医正骨法治愈,廿年未曾复发。
这天他俩在胡军中医诊所的谈话,是胡军中医的最好享受!
谢谢!谢谢!由衷地致谢我的新老腰突症患者!
胡军医患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