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6日,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被评为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作为个人,他勇于追梦、锲而不舍,成为了最好的骨科医生之一。作为科主任,他带领团队超越梦想、矢志创新,成就了多项“世界第一”。
▲健康卫士颁奖现场
三院骨科,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率先开展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便开始了拓新之路。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团队带着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和永不懈怠的创新传统,屡获佳绩,享誉国内外。与3D打印技术的携手,是他们创新路上又一曲绚丽华章。
让我们走近刘忠军和他的创新团队——
以项目带发展,攻关疑难重症
如果没有重要的项目,很难带动整个学科发展。这些年我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项目,作为发展的主线,通过项目凝聚团队的力量。
”
年,三院骨科刘忠军做带头人申报的“脊柱疑难症状的治疗与攻关”项目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成为当时国内临床学科的第一个创新团队。
将疑难重症作为学科攻关的重点,是骨科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的思路。即使面对医疗环境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压力,也未曾动摇。刘忠军坦言,能够坚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在医疗法制和体制尚不健全的当下,医院热衷于治疗易治疾病,疑难重症尽量推开,以减少医疗纠纷。“其实我们的医生也不愿惹麻烦,但是大家都认识到,学科领先不仅是解决别人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要勇于承担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做到疗效优良。所以临床中遇到疑难重症我们从不推脱,有再大困难也会坚持。”刘忠军说。
脊柱肿瘤、寰枢椎疾病、胸腰椎严重畸形等疾病是骨科领域公认的疑难重症,治疗风险高、难度系数大。在诊疗经验和技术还不成熟的年代,医院都不敢触碰,更别说进行技术创新了。而刘忠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断取得研究成果,带动了整个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也解决了骨科面临的疑难重症治疗问题。近年来,他们在繁忙的医疗、教学工作中,承担了大量疑难重症手术。仅寰枢椎疾病一项,就已完成上千例手术,有国际同行评价说,三院治疗的寰枢椎病例数量是全世界最多的。
▲脊椎组典型病例
在三院骨科,通过疑难重症的治疗与研究,带动各项基础研究的深入及各项技术的进步,不仅是个传统,也是团队激励创新的有效方式。早在脊柱外科还处于初始阶段时,他们就大胆尝试和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手术治疗,大力推动了国内脊柱外科的技术进步。后来又在腰椎、关节疾患等骨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取得长足进步,为骨科学科的早期建设和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团队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人工假体置换方面收获了优良临床疗效和相关研究成果,成为国内较早应用人工关节手术技术并开展动物实验研究的学科之一。九十年代,骨科在脊柱退变、脊柱肿瘤、脊柱畸形、脊柱与四肢创伤、老年性骨关节病及关节软骨与韧带损伤等疾病的诊治与研究领域迅猛发展。团队在杨克勤、张之虎、党耕町等几代科主任及董芳春、张潭澄、蔡钦林、殷华符、娄思权等老一辈知名专家的带领下,日益形成国内实力最强的骨科中心之一。
▲庆祝杨克勤教授九十岁大寿
新世纪以来,骨科团队秉承传统,奋发前行。在各类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寰枢椎疾病、脊柱肿瘤、严重胸腰椎畸形、老年性骨关节病以及严重四肢创伤等常见病和疑难重症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领域全面发展。其中颈椎病、寰枢椎脱位、脊柱肿瘤、胸腰椎严重畸形的临床诊治水平进入国际领先或先进行列。
作为现任学科带头人,刘忠军意识到,要做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临床研究,也要加强基础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在骨愈合、骨组织工程学、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关节病、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胸椎异位骨化、脊髓损伤等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诸多成就。年“颈椎病临床诊治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与研究”获教育部提名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而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是其学科梯队和学科实力的突出展现,也是骨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追求卓越的重要标志。
▲三院骨科获评创新团队
“之前,我们也强调团队与合作,但申请到创新团队项目以后,更强化了我们的团队意识,认识到了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团队,有了具体的研究项目和研究内容,发展起来更快。”刘忠军告诉记者。
创新从实际出发,着眼临床难题
骨科对疑难重症的治疗与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中,我们也不断寻找新的研究点和创新点。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就是当前我们推进创新的一个新平台,可以生发出许多新的子课题和子项目。
”
创新团队的项目完成后,刘忠军带领学科继续拓新的步伐并未停歇。他一直在为临床工作中并不完美的课题寻求答案,时刻以临床需求为着眼点,有意识地寻找项目。
年,炒得很热的3D打印技术引起刘忠军的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寻常型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