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俗称错环,是儿童特有常见的损伤,其伤势虽不重,但同样影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
引起本病发生原因主要是因猛力牵拉小儿前臂,造成肱桡关节松动,关节在脱错过程中,由于儿童的桡骨小头发育不全,头小颈粗,引起环状韧带不全滑脱,阻碍关节自行复位而产生半脱位。
北医院骨科王安有
症状表现为:患儿诉其患侧近腕部疼痛,手不能上举过头,肘关节外侧方压痛,但无明显肿胀,X光片无翼常改变。
复位手法:
手法复位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均可一次痊愈。
方法一:复位时让患儿脱去上衣,露出患肢,由家长抱扶,患肢朝向施法者,施法者立于患侧,一手握住患腕使其旋前,另一手握住肘上部稍加用力对抗牵拉,同时将前臂旋后,听到清脆的复位音时,证明已复位。如果没有复位,其复位手法,只需将前臂旋后改为旋前,即可听到复位音。
方法二:手法复位,不必任何麻醉。术者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度,开始作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后来回数次后大都可感到轻微的弹响声个小儿肯用手来取物说明复位,复位后不必固定,但须告诫家长不可再暴力牵拉以免再发。
注意事项:
复位后在一周内,尽量避免牵拉患儿前臂,以免引起复发出现习惯性脱位。
如何防治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大多发生在1~4岁,因为在此年龄儿童的肘关节韧带、关节囊和肌肉均较松弛,桡骨小头也尚未发育成熟。当肘关节突然受到牵拉时,肘关节腔内的负压将关节囊和环状韧带吸入肱桡关节间隙,环状韧带可向上越过尚未发育成熟的桡骨小头,嵌于肱骨小头和桡骨小头之间,阻碍了桡骨小头的回复原位。常由于儿童被家长牵手时牵拉过猛,加之儿童体重的反牵引力,导致桡骨小头半脱位,故也称之为牵拉肘。小儿桡骨半脱位后患儿哭闹不宁,患肢不敢举动,多由健侧上肢托扶患肢或下垂患肢。由于疼痛患肢不敢旋后而处于旋前位,肘关节不能伸屈,桡骨小头处有明显压痛。但X光片可正常。
桡骨小头半脱位可手法复位,其方法简便易学。以一手握住小儿患肢手腕部稍给以牵引后使前臂旋后,同时以另一手拇指给桡骨小头以压力,则可听到轻微弹响声,或有滑入腔隙震动感,此时表明已复位。复位后关节的疼痛及活动受限立即消除。患儿可以像正常时一样将上肢举过头顶或持物玩耍,并能作前臂的屈、伸、旋前或旋后运动,以促进复位。复位后用三角带悬吊上肢1周,以防止发生再脱位。如果多次发生脱位,则在复位后石膏固定3周,避免成为习惯性桡骨小头半脱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