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的椎骨和纤维结构主要包括:腰椎椎体、椎弓根、椎板、小关节棘突和横突,以及韧带、关节、椎间盘和肌肉。腰椎椎骨和纤维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负荷和保持运动的统一,而且椎管的神经组织,则专司下肢的感觉、运动和括约肌舒缩功能。完整无损的腰椎结构,能够抵抗一定的压应力、拉应力和扭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腰椎损伤都对上述能力产生破坏作用。01椎体结构与功能腰椎椎体较大,其横径及矢状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这与椎体负荷自上向下逐渐增加有关,椎体前缘高度逐渐递增,椎体后缘高度逐渐递减,而L椎体前后高度大致相等。腰椎椎体在腰椎的功能中占据核心地位,因其腰椎位于躯干部中央,其负荷承载能力最大。椎体的横切面呈“肾形”,椎体内为松质骨,外层为一薄层密质骨。椎体上下面较平坦,前端较后端略呈凹陷,腰椎椎体的横径大于矢状径,并且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第1腰椎横径和矢状径最小,第4、5腰椎的横径和矢状径最大。人体上半部的负荷功能全部由腰椎承受和传递,其中腰椎椎体大约承受84%,而腰椎的后部结构只承受约16%,可见,腰椎椎体在承受负荷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松质骨和皮质骨在椎体承受重力的情况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松质骨较皮质骨具有更大的承受重力作用。现已证实,松质骨与皮质骨的承重作用是联合的。在椎体中部,皮质骨向松质骨凹陷,皮质骨下的松质骨相对疏松,以横行的骨小梁为主,连接皮质骨和椎体中央的松质骨呈“工字”结构的狭窄部,此部的骨小梁,以轴向骨小梁和交织的骨小梁为主。02椎弓和椎板椎弓自腰椎椎体后上方垂直发出,伸向后方,较为粗大。椎弓上切迹较椎弓下切迹浅而窄。相邻椎节的上下切迹形成椎间孔。椎弓向后延伸形成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椎体后缘和椎弓围成椎孔。椎弓根为椎弓的起始部,在其上方为椎弓根上切迹,该切迹较浅;其下切迹较深。椎板系椎弓向后方连续所形成的短而宽、并且是较厚的板状结构,椎板的宽度小于椎体高度。相邻椎板之间由黄韧带覆盖和连接,正常椎板厚度自上而下有变薄的趋势,一般说来,腰1~3为6~5mm,腰4~5为6~5.5mm。椎弓根峡部连结前后结构,也是上下小关节的联结点;是在不同条件下承受力学作用的重要部位。椎板不仅构成腰椎管的后部,而且是重要的重力承载部位,其作用是间接的,完整无损的椎板对腰椎负荷能力和防止旋转的作用均有强化的作用。03横突和棘突横突由椎弓外后侧骨性突起,因其横向生长,故名横突。腰椎横突,从第二腰椎起逐渐增长,第三腰椎横突最长,第5腰椎横突通常较粗,一侧或两侧增大,很少对称,并且多有畸形。棘突是由两侧椎板在后中线交融而形成棘突的基底部。棘突为长方形、扁平板状向后方延伸,呈垂直略向下方。腰椎棘突,约有1/2左右偏斜。第5腰椎棘突常有畸形或者发育异常,呈现棘突缺如而成隐裂,也可能形成游离棘突,称为浮棘,有时浮棘还可合并隐裂。横突和棘突提供了腰椎椎体的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力矩,系肌肉、韧带的附着点,这样,可以维持自主运动、主动运动的稳定性。04腰椎的韧带和肌肉韧带多数由胶原纤维组成,呈单轴结构。当负荷方向与纤维走向一致时,韧带的承载能力最强,腰椎的骨韧带结构具有腹侧骨性结构强,而背侧韧带强的特点。椎体韧带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横突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等。没有肌肉附立的脊柱,一般是极不稳定的结构。神经和肌肉的协调作用提供了脊柱的正常活动。05腰椎韧带和肌肉的功能韧带承担腰椎大部分张力负荷,韧带可有效地抵抗张力。韧带的作用大致有:①韧带可允许两腰椎椎体间有充分的生理活动,又能保持人体的一定姿势。②韧带可将腰部运动限制在恰当的生理范围内,对脊髓提供保护。③在高负荷、高速度加载力致伤的情况下,通常韧带可限制位移,可以吸收能量,借以保护脊髓及马尾神经受到损伤。④部分韧带具有良好的稳定能力,可以对抗冲击力。前纵韧带较为坚强,能阻止腰部过度伸展。它是临床上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施行伸展复位的软组织的张力基础。横突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有良好的机械效能,具有抵制腰椎过屈、侧弯的能力,椎弓间的黄韧带亦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后纵韧带可以承受超过N的拉力。爆裂性骨折的哈氏棒治疗,即利用强大的轴向拉力,使后纵韧带拉伸。由于后纵韧带有较低的弹性,使其前方爆裂性骨折被挤压复位。肌肉的肌力是保持姿势的必要条件,神经与肌肉的协同作用,便产生脊柱的正常活动。主动肌引发和维持其活动,而拮抗肌则是控制和调节其活动。肌肉功能的合理协调,不仅可以保持稳定的腰椎,而且可使腰椎的应力分布合理。健全的肌肉既是预防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保障,又是骨折内固定后使腰椎获得稳定的重要因素。06腰椎小关节结构腰椎小关节,由腰椎的关节突及关节突关节组成。腰椎的关节突与颈椎和胸椎有明显的不同。上关节突自椎弓根后上方发出,并斜向后外方,关节面凹向后内侧;下关节突由椎板下外方发出,伸向前外方,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相对应,并构成关节突关节。在腰椎不同的节段,关节突关节所处的位置和形态不尽相同。腰1~2关节突的关节间隙位于矢状面,上关节突形成前(内)-后(外)环状结构,有一定的稳定性。关节突关节具有完整的滑膜和关节。两侧关节突关节的位置、大小和形态非完全对称。07腰椎小关节的功能腰椎小关节的承载功能不容忽视。在般情况下,正常人直立负荷,其重力的分配在腰椎体椎间盘与关节面之间。一般认为,双侧小关节重力负荷量为15%。脊柱姿势的变化,负荷总量的改变,小关节相应的配额比例亦有改变。小关节面承载0~33%的压缩负荷。脊柱在过伸位时,关节面的承载功能特别明显;而在某些姿势下,小关节面间不承载负荷,则关节囊韧带被拉伸,有时小关节还承受拉应力。此外,小关节对脊柱活动起控制作用;在椎间盘损伤时,小关节对脊柱的稳定性也起重要作用。戳这里,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腰椎骨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fbyy/1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