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第二十六期龙氏治脊疗法研修班个人总结之

一个月的学习即将结束,一方面觉得收获满满,既学了具体的整脊手法,又学了指导手法运用的三步定位诊断法。一方面又觉得非常遗憾,因资质愚钝,虽明白了手法操作的适应症,操作步骤,但只是胸中了了,操作难明。要达到熟练准确的操作手法,还需要回去不断的实践。

我在中医学院给学生上推拿课,每次讲到运动关节类手法总觉得讲得不满意,如颈椎的定位旋转板法,书上描述如下:“患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医者站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令其低头,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再使其向患侧屈至最大限度。然后将头部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但患者的棘突偏歪有15%的是生理性的,如果无视这种生理性偏歪,将导致越扳越歪。当然对于成熟的推拿医生来说,既然偏歪的棘突上没有压痛,也不会盲目操作。但颈椎的错位如何判定仍然心中无数,而错位类型中的旋转、滑脱、侧摆更无法分清。诊断不清,当然疗效也时好时坏。书上对颈椎的定位旋转板法的适应证仅仅指出可调整颈椎椎间关节的紊乱,治疗颈椎病、落枕、环枢关节半脱位和颈部扭伤所致椎间关节紊乱。具体关节错位类型并未说明。而龙氏治脊中的颈椎双手横突关节突触诊法及横突前触诊法则能明确的了之患者关节错位的类型,从而在下手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在龙氏治脊中还必须配合第一步的神经定位法和第三步的影像定位法。又比如说,腰椎斜板法,书上如下描述“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患侧下肢屈膝屈髋,健侧下肢伸直,术者面对患者而立,一手掌按住其肩前部,另一手以肘部抵住其臀部,双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的缓缓推动,使其腰部被动扭转,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再发力扳动,一般此时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没有办法清楚的定位要扳动的是哪一个椎体?而龙氏手法中对下位腰椎,上位腰椎的斜板都有明确仔细的体位。所以龙氏手法给我最大的感觉是说得清楚,讲得明白,不再是以前的师傅知道,说不清楚,徒弟学不明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领悟到。手法的最高境界也不能仅仅止步于“手摸心会”。以后再给学生上课时,才能尽量做到不误人子弟。

同时推拿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推拿学基础理论是该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学科的基石,是影响该学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推拿学及其基础理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调查与系统分析,可知本学科基础理论薄弱的现实;比较推拿学基础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可知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对推拿临床的指导缺乏较好的针对性。《黄帝岐伯按摩》是推拿学的第一本专著,“黄帝作按摩十卷,以伸其理”是本书对按摩方法及机理的高度概括,在临床推拿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惜已遗佚。同样失传的还有载于《抱朴子内篇·遐览》中的《按摩经》。现留存于世的第一本推拿专著是明代的《小儿按摩经》,且只是小儿推拿的专著。诸多推拿著作的遗佚导致了推拿学基础理论不够系统、不够完善,龙氏治脊在完善推拿学科理论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说到治脊,离不开骨骼、肌肉、神经、血管,怎样把西方医学中的精细解剖和中医推拿相结合,龙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即:西医的解剖,中医的方法与中医的思维相结合。现代中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崇洋媚外,抛弃自己的传统。龙氏治脊借鉴古人有关“骨错缝”的理论,这一名称见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指出了脊椎病的主要病因是关节错位,从而明确了纠正关节错位是治疗脊椎病的主要大法。借鉴西医的精细解剖,指导了具体的手法运用时的细节,如:胸椎的棘突是斜行往下方走,腰椎的棘突是垂直向后方走,当关节后滑脱式错位时,胸椎的复位方向是斜上方,而腰椎的复位方向是垂直向下。在具体治疗疾病时,龙氏治脊也处处体现了中医的思维,如手法操作中的定点、动点,就体现了中医阴和阳的核心概念,没有很好的“定”,就没有准确的“动”,既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又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在治疗腰腿痛时,不要忘记骨盆旋移症的纠正,很好的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龙氏治脊汇通中西,开创性的总结出一套适合推拿专科的诊断思路和方法,三步定位诊断法,王老师借鉴运动康复理论,在三步定,位诊断(静态)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评估,时间轴的诊断(动态),这种开放,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治学理念,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医院上班,科室的主要病人也是脊柱相关疾病,以前不太做手法治疗,治疗的重心放在软组织上,临床有效,但仍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接触龙氏治脊是在15年西安王老师的骨盆旋移班上,学习时只记住了骨盆的前旋和后旋,回来后,给以前处理了不少的腰腿痛患者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当然是和骨盆旋移相关的腰腿痛患者。引起了我的深思,中医针灸临床治疗讲究对病位的准确定位,《素问刺要论篇》:“病有沉浮,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素问刺齐论篇》:“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灵枢终始》:“在骨守骨,在筋守筋”。都强调了准确定位病变在皮,在肉,在筋,在脉,还是在骨?。对关节错位的治疗,以往总是强调筋柔骨正,把精力放在了治肉,治筋上,临床总是有部分病人疗效不佳,或者治疗周期太长。龙氏治脊疗法的引入,一定能更好的救治许多病人。同样对于一个因久坐假性眩晕的病人,可以从气血入手,中指尖刺血可以,颈部刮痧,椎枕肌的推拿可以,椎枕肌的针刀可以,寰枢椎的复位可以,吃补益肝肾的中药可以。以上治法临床都有效,到底选择什么治疗方法?是选择自己擅用的治疗方法?还是选用最有利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到底什么才是脊椎病的核心病机?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很快明白关节错位和劳损是脊椎病的核心病机,与其相对的正骨,治筋是脊椎病的主治法,调气血和解表就无用武之地了?我想对于临床病人来说,既需要辨病,也需要辨证,也许对于某个个体病人来说,益气活血就是主治法。在整个疾病治疗中,主治法和辅助治疗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些知识,王老师在上课时都反复提到,我想龙氏治脊的学习,手法是基本功,但对脊椎病的认识才是更加值得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fbyy/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