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构筑具有福田特点的辖区文化体系

构筑具有福田特点的辖区文化体系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文化理念,重新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与时俱进、赢得发展先机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融合,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在当今时代,文化不但正日趋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城市、城区来讲,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来愈明显。在现代社会,经济信息的交换、传播都是与文化信息和文化交流融会在一起的。对充满着文化意蕴的现代经济运作和经济活动,不但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持,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滋润。因此,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是增强中心城市、城区的综合竞争力,增进城市、城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深圳市福田区位于经济特区的中心,毗邻香港,更多也更容易感受到信息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地提高政府部门、辖区经济主体、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化意识,以开放的、积极的心态来白癜风可以治好吗迎接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文化新的奔腾和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提高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空洞的、不成范围的或分散的、零碎的文化氛围下,是不可能有久长的、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辖区经济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是一个城市、城区的根基和灵魂,看一个城市是不是具有吸引力,是不是具有竞争力,视察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非常重要。事实上,一个城市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终究是由它的文化发展到达甚么程度来决定的。所以,在努力建设现代化城区的今天,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城区政府发展经济和管理社会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在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环境已愈来愈成为人们择业、置业投资和选择居住地重要参考因素的时候,建设充满活力和人文关怀的辖区文化,提高社会环境的文化覆盖率,为企业创造成长的环境,吸引国内外商家来辖区投资、发展、居住,已成为发展辖区经济久长的、重要的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应对挑战,抵抗不良文化侵袭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我们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比全国各地更早也更直接、更大范围地遭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因此文化建设的任务很重。福田要建设“文化中心”,就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学习型社区、文化型社区,为居民提供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白癜风偏方养,不断地将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传导到社区居民当中,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思想培养人们鉴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民族精神,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新文化中心区建设和发展理念,展开辖区大文化建设福田区是建设中的深圳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区,我们要以创新的思想,下好建设福田大文化这盘棋。积极配合全市“文化中心”的建设,建立福田中心区文化的形象。深圳市委、市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将福田区计划为全市的“文化中心”,并根据这1计划陆续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近几年,为增强深圳的发展后劲和文化竞争力,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满足市民日趋增长的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在福田中心区投入巨资计划建设了深圳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少年宫、电视中心、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这些大型文化设施将在今明年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另外,新的深圳书城、新的深圳大剧院和五洲广场等文化设施也将要在今年开工兴修。可以预感,不出三五年,一批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和精品工程将矗立在深圳中心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也将成为福田辖区大文化的一部分,不管从硬件抑或软件上都赋予福田大文化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辖区文化”理念,拓宽文化建设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局限,在过去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区属这一块,政府的主导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城区经济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引导型的过渡和城区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进行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将视野从“区属文化”建设扩大到“辖区文化”建设上来,充分调动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辖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动辖区社会气力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整合、利用辖区内的文化设施、文艺人材等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展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辖区社会重视文化建设的氛围,构成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全力支持、大众积极参加的福田大文化格局。创新文体设施建设和利用的理念,盘活辖区文体设施资源文化基础设施是辖区文化的重要依托,要建设文化城区,必须建设布局公道、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和场地。从我区的实际情况动身,可以从投资建设、挖潜盘活两个方面着手,充分利用辖区的文体设施资源。大小结合,建设鳞次栉比的文化体育设施。把文化设施建设计划的注意力放在“大小结合”和“小而精”“多而全”上,今明两年要建成福田体育公园、文化广场、图书馆、文化馆等相对较大的文体设施,同时要在各住宅区内建设既体现福田特点,又符合大众对文化设施的要求的、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文化设施,这类设施力求数量多,内容全,分布面广,布局公道。这样,我们就构成了市政府在福田辖区计划建设的大型文体设施,我区自建的较大型的文化设施,各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散落在社区内的小型文体设施等4级文体设施络,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但求所用”,整合社区文体设施资源。要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文化建设新观念。在建设和利用文化设施时要跳出“市属”“区属”过时概念,把眼光扩展到辖区内的单位和组织。也就是说,只要是辖区内的资源,都应当加以整合、引导并充分地利用。在统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下,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不同层次的文体设施和场所,盘活这些公然的、潜伏的资源,让它们在繁华我区的文化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创新辖区文化的内容与方式,全力打造具有中心区特点的福田文化品牌文化建设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终究都必须是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情势的创新。我们要通过积极承办重大的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和展开社区文化活动,扩大影响面,提高辐射力。营建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创建学习型城区。福田作为深圳市中心的城区,有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全区现已基本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教育络,今明两年市、区新的图书馆也将要陆续竣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教育设施,经常性地展开丰富多彩的读书、教育等活动。按十六大报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营建毕生读书学习的氛围。要酝酿成立“学习型城区建设指点委员会”,制定建设学习型城区的中长期目标,把创建学习型城区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把建设学习型城区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通过展开争当学习型市民、学习型家庭和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构建福田学习型城区的基本模式和体系。在不断创新读书学习的情势与内容的同时,建立鼓励和竞争机制,在机关、学校、街道和社区中定期评选学习型市民、书香家庭和先进学习型社区活动,定期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进修学习成绩优秀的学员,或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居民给予嘉奖。同时,还要整理和规范各种培训机构,办好区电大、区培训中心和各街道的社区文化学校等学历教育、技能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基地。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营建竞争的氛围,推动我区学习风气的构成。创办福田特点文艺活动,营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1是举行两年一届的福田文化艺术节,使其成为催生福田文化成果的摇篮。2是创办政企联姻的文艺演出活动。每一年在中心区五洲广场与辖区内有合作意愿的大型媒体或企业集团联合举行若干次冠名大型音乐、演唱、歌舞晚会,营建浓厚的中心区文化气氛。3是每一年举行千场社区文化活动。由政府文化部门及文联组织发动和组织辖区各类文艺人材展开精品创作,组织艺术团体巡回到各社区演出,展开社区大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基层大众文化活动,充分展现社区文化的大众性、公益性和社会性。同时继续办好特点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已有的打工者文化、社区广场文化、乡俗文化等社区文化活动的情势和内涵,打造出具有福田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建立“辖区体育”理念,构成全民健身络。“辖区体育”是“辖区文化”理念的延伸,我们要把发展体育运动的眼光放大到全区,在全区范围内牵头策划、组织不同阶层、不同范畴的大型体育赛事,大力展开全民健身活动,实现“十五”期间全区常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到达总人数50或更高的目标,实现我区国民体质高于全市水平的目标。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建立区域性的有福田特点的文化产业中心我们在斟酌辖区文化建设的时候,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繁华我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充分斟酌,力求在理念上、发展范畴上有所创新,并着力提高文化产业集中度,大大增强文化生产和服务的能力,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有较大增长。在改革、扶持、发展现有文化产业的基础上,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从辖区产业结构和特点动身,大力发展IT型文化产业。目前,福田区已成为深圳市重要的IT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全市2/3以上的软件开发企业在福田。要有意识地对以文化产业为主的IT产业进行特殊的引导和服务,如将政府文化事业投入资金直接支持帮助以文化产业为主业的IT企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企业予以优惠,在社会上构成支持以IT产业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把福田区建设成为区域性的IT型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从辖区现有的文化产业格局动身,打造深圳的传媒产业旗舰。深圳特区报业团体的5大报纸和《深圳法制报》、深圳唯一的一家出版社海天出版社,新建的电视中心等大型传媒都坐落在福田区,另外,辖区内还有几百家印刷企业。要广泛联系这些文化产业单位,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还要利用政府的行政服务资源,搭建各媒体之间联系和合作的平台,使他们之间各自的优势联合起来,打造现代传媒的旗舰,进而与其他文化优势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构成福田区辖区的文化强势。从实行政府的职能动身,建立有序的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要根据《演出市场条例》等规章制度和有关法律,整体规划辖区演出、艺术培训、音像书刊等市场的整体发展布局,并做好相干的管理和引导工作。要大力扶持健康向上的各种文化产业,坚决清算和整理不健康的、无序的文化产业行动。要通过政府的有效行动,在全辖区构成规范有序,适合各类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激起辖区文化的生命力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前途。我们要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科学公道、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激起全辖区人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新体制、新机制。改革辖区文化管理方式,引进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区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将过去侧重于管理的职能转变为侧重于服务,同时,将展开文化活动的对象更多地从“区属”转到“辖区”,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街道党工委、社区居委会作为贯彻辖区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的1支不能替换的重要气力,要为辖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广泛而畅通的沟通渠道;区、街道、社区的基层文化组织,是辖区文化建设的骨干气力,也要将其思想观念和工作角度迅速调剂到“辖区”这个概念上来,不断健全和完善其运行工作机制。要加快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赋予文化管理和服务部门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自主权,以利于充分发掘和利用文化部门原有的人力资源,团结、吸引辖区有艺术专长或专业技能的人员和国内外优秀的文艺体育人材为我所用;文化管理和服务部门在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统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条件下,可以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对内部事务及运作方式进行独立自主的决策、调控、调和和经营。整合辖区文化人才资源,创新文化队伍的激励机制。据初步统计,辖区内从事过文学、戏剧、声乐、乐器、舞蹈、美术、书法等专业文化人材有500多人,另外,还有一批有过文化工作经历的离退休人员随亲人到深圳居住安度晚年。要对这些文化人材进行调研、访问和登记造册,成立“辖区文化人材联谊会”,将这些文化人材整合起来,定期举行联谊活动,发挥他们在文艺培训、文艺演出、文艺宣扬推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调动和激起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作热忱,营建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运行机制,构筑与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生产服务体系,营建有利于出人材、出精品、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以推动我区文艺事业的繁华发展。同时,设立繁华文化艺术嘉奖专项资金,制定嘉奖办法,对有贡献的人员或团体进行表彰和嘉奖。鼓励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开辟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一是要建立和疏通社会资金进入文化建设的渠道,制定相干的政策,允许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投资方式,鼓励社会气力直接投资办文化企业;2是文化馆、文化站可以通过多种情势组织大型的、高水平的商业性文艺演出;3是以广告等方式作为企业对文化投入的回报的方式,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投资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活动项目。综上所述,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点,牢牢掌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发展辖区文化这个主题,充分利用中心城区文化资源丰富的条件,推动辖区多功能、多层次、多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文化理念先进、文化机制健全、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发达、具有福田特点的辖区文化体系,使福田逐渐成为富有鲜明时期特点和强大辐射力的“文化中心区”,成为广东省文化先进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区。

(本文作者为深圳市福田区委副书记、区委常委)

(摘自:中国文化报作者:刘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fbyy/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