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不稳,您在生活中应该会听到过,那么腰椎不稳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腰椎不稳症是腰椎退变疾病中的重要疾病之一,腰椎不稳症是指腰椎体位正常负荷下,不能保持互相之间的正常位置关系而发生的病理变换,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好发于中年男性,女性肥胖者也不少见。
造成腰椎不稳最常见的原因
1、退变因素:腰椎退变是腰椎之间的组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当髓核与纤维环含水量下降后,其体积迅速缩小,椎体间隙变窄,与周围组织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尤其是椎间盘变薄,前后纵韧带可发生松弛,与之相关的随意肌也发生退变。当躯干前屈或后伸时,由于无力制约椎体的正常弧形运动而松动,使椎体过度前移或后移而呈现影像学的阶梯状改变。这种活动和改变会触发疼痛感受器,从而引起患者腰酸腰痛。
2、医源性原因:椎旁集群及其他纤维结构及其椎节本身的任何解剖结构,都是维持腰椎稳定的结构。腰椎的任何手术都会或多或少的破坏了这些未定腰椎的重要组织,从而引起椎体失稳。
3、内分泌异常因素:内分泌异常(激素失衡)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引发关节韧带及关节囊松弛、弹性降低,导致腰椎关节不稳,从而出现腰痛。
4、其他原因如家族遗传性、代谢性、肥胖体型、神经源性及精神因素等。
腰椎不稳的检查
X线检查对于腰椎不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以动力性摄片更具价值,可早于MRI检查发现椎节不稳。常规摄片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常规腰椎X线平片
一般所见:在腰椎椎节不稳情况下,其主要表现为:小关节、棘突的不对称排列,小关节增生、肥大及半脱位等异常所见。
2、动力性摄片
由于骶棘肌的紧张及运动节段的静止,退变节段椎体间后缘相互位置的变化很难表现出来,此时需采用腰椎完全屈曲和伸展时的动力学观察。动力性X线摄影及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有助于腰椎不稳的诊断。
预防腰椎不稳
腰椎不稳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治疗腰椎不稳的重要手段。首先,患者应注重腰背肌练功,运动应持之以恒;其次,患者应通过佩戴腰围制动,限制腰部异常活动;第三,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肥,而太瘦的患者则应恢复标准体重,否则无法维持脊柱平衡,稳定腰椎;最后,患者还可以选择一些能调节腰椎稳定的理疗方法进行治疗。医生将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方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