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经过六个月的蛰伏,我又回来啦!不知大家有没有忘记我哦!今天,跟大家普及一下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很多朋友都有过腰痛的经历,其中有一种腰痛很常见,即在腰部运动之后,比如刚起床要叠被子,或者弯腰提东西,甚至打了一个喷嚏,就突然出现剧烈的腰痛,人一下子不能站直,也不能弯腰,不敢动弹,唯恐别人碰到。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认为是“岔气”了,也有人认为是急性腰肌扭伤。经过一段时间卧床休息后未见好转。实际上,这种腹内压力改变导致腰椎失去稳定性引起的腰痛,是腰椎的一种损伤,临床上称为腰椎小关节紊乱,或者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
简而言之就是指脊柱小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微小改变,导致脊柱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多因小关节滑膜嵌顿和部分韧带、关节囊紧张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使关节面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所致。其解剖生理基础为:脊柱小关节即关节突关节,由上椎体的下关节突和下椎体的上关节突及关节囊所组成,具有稳定脊柱、引导脊柱运动方向功能。
当腰部因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肌肉损伤或脊柱小关节错位,滑膜嵌顿从而破坏了脊柱力学平衡和脊柱运动的协调性。同时各种损伤刺激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并反射性的引起肌肉痉挛,肌肉痉挛进而可引起关节解剖位置的改变,发生交锁或扭转。长期的交锁及各种炎性反应的刺激均可导致小关节粘连而影响其功能。
诊断依据:
1、外伤史:患者大都有腰部扭伤、闪伤的病史;有慢性腰痛史的青壮年可能因日常生活中的轻微动作而产生腰部剧痛,突然腰部不能活动,被迫卧床休息者;此类患者少数人可有放射性疼痛。老年患者多因脊椎退行性变、身体肥胖发病。
2、疼痛:伤后即痛(一般多因小关节滑膜嵌顿引起),腰痛难忍,表情痛苦,不敢活动,惧怕别人搬动,轻轻移动下肢则疼痛无法忍受。等嵌顿解除后,剧痛可自行缓解或转为一般扭伤性腰痛,亦可有神经根刺激症状。
3、患者腰部呈僵硬屈曲位,后伸活动明显受限,损伤的关节突关节及其同节段上的棘突偏左或偏右,并伴有压痛。
4、待嵌顿解除后,剧痛可自行缓解或转为一般扭伤性腰痛。
5、X线检查:可见腰椎后关节排列方向不对称,腰椎侧弯和后突,椎间隙左右宽窄不等。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复位手法:
一:扳肩推腰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推压腰部痛处,一手扳起患者对侧肩前部至最大限度,双手同时用力扳推。
二:扳腿推腰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推压腰部痛处,一手从患者对侧腰关节前上方将其下肢搬起到最大限度时,双手同时扳推。
三: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双下肢在上者髋膝关节屈曲,在下者伸直,术者一手推按住患者肩前部或肩后部,另一手抵住患者臀部或髂前上棘,将患者腰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扳动。
四:腰椎旋转扳法(坐位弯腰旋转定位扳法):取患者前屈(按需要角度)坐位,一助手按住其下肢及骨盆。术者坐于患者后侧方,用一手拇指按住需要扳动的棘突,另一手从患者健侧腋下伸出,钩扶住其颈项部,将患者腰部从前屈位向健侧旋转。当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一手用力扳动腰部,一手拇指同时用力推按其棘突。
五:腰部后伸扳法:患者俯卧位。术者一手按压其腰部痛处,一手从患者双膝关节前上方托起下肢,双手同时用力扳伸按压。
预后:
⒈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应适当休息,以稳定治疗效果;
⒉局部注意保暖;
⒊完全康复后,进行加强胸背及腰背肌力的功能锻炼,增强保护机制。
七院骨伤康复现开展专病门诊(门诊四楼四号诊室):
周一,肩关节病专病门诊——殷磊医生;
周二,颈椎病专病门诊——沈黎辉医生;
周三,膝关节病专病门诊——李群峰医生;
周四,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李琦医生;
周五,腰椎病专病门诊——朱鸿飞医生;
欢迎各位病友网上垂询或现场就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