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以下传播内容源自网络分享,尊重作者的初衷,我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腰肌劳损”这个含糊的诊断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腰痛”的体验。
如果你没有明显的受伤经历,去医院看骨科门诊、或者是疼痛科门诊,大夫通常会给下你一个“腰肌劳损”的诊断。
关于治疗,通常医生会为你开具一些“活血化瘀”或“消炎止痛”的药,既可能是外用膏药,也可能是内服中西药。
有的时候,医生还会建议你做热敷、做按摩、做针灸……
有些人,通过上述的“辅助”治疗措施,腰痛逐渐好转;有些人,尝试多种方法无效,逐渐演变成一名慢性腰痛患者。
还有一些人,当获知“腰肌劳损”这个诊断后,就决定不做任何治疗,单纯依靠休息来恢复。因为他们心存很多顾虑,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得腰肌劳损?
并没有劳累和损伤,何来的劳损?
腰肌劳损,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病?
如果是劳损,休息不就能治好吗?
长辈说可能受凉了,但肯定没有!
但凡有伤就“活血化瘀”,是百搭?
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还是别吃药!
听说按摩手法不佳,会加重病情!
……
“腰肌劳损”是诊断吗?
根据百科的定义: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急性腰痛的常见原因
急性腰痛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的致病原因,一般与外伤相关。常见的原因包括:
竖脊肌拉伤
腰方肌拉伤
腰椎骨折/骨裂
腰椎椎间关节错位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
腰椎棘突/横突损伤
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
腰椎滑脱的急性发作
……
当然,如果有骨折、骨裂、椎间盘突出、椎间关节脱位/半脱位等问题,X光片和CT通常可以明确诊断。
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
慢性腰痛的界定,主要是时间。腰痛持续存在,或症状断断续续,迁延3个月以上,就属于慢性腰痛的范畴了。
引起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包括:
长期维持不正确的体姿
急性腰痛未能康复痊愈
腰椎间盘突出症(早中期)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
腰椎椎间关节错位
腰椎关节稳定性不足
腰椎关节活动度不足
腰椎椎管狭窄
腰椎滑脱
……
慢性腰痛通常没有明确的致病事件,多数情况下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再加上患者常把劳累、受凉作为相关联的诱因,临床医生给出“腰肌劳损”的诊断,也就更加顺其自然。与慢性腰痛相比,劳累、累积性的细微损伤,似乎可以作为冠冕堂皇的病因。
其实,对于慢性腰痛患者的诊断,仔细的病史问诊和体格检查,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患者,如果想真正治好慢性腰痛,既要对自己有耐心,也要给治疗师充分的时间去仔细“挖掘”。
受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的影响,许多人看病、健身、康复,都希望能“速成”。殊不知,“欲速则不达”恰是此情此景下的真理!
我有腰痛该怎么办?
首先,需要排除一些严重的医学疾病。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医院就诊:
腰痛伴有向下肢放射的触电感
腰部以下出现明显的麻木
出现任何形式的下肢无力
站立、行走出现不稳
大小便功能有异常
极为严重的疼痛
其他严重症状
如果是急性腰痛且有外伤史,在明确诊断前,休息是你能做的最佳治疗措施。
如果是慢性腰痛,除了休息以外,还可以做适当的热敷、轻柔的按摩。
通常情况下,平卧/侧卧休息,对腰椎的压力比较小。还可以通过腿下/腿间垫枕头的方式,进一步缓解腰椎压力。
避免久坐、久站、半卧位等姿势,从平卧转为站立时,务必用手支撑体重,缓慢改变姿势。
通常来说,明确病因以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腰痛症状的完全消失,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周至数周)。
一个好的康复治疗方案,在早期、中期、后期,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你的治疗师/医师告诉你,就按TA给的方案练,几个星期都不用变。那曲度腰椎治疗仪的老师建议你,还是尽快换一家诊所吧。
对于医生给出的“腰肌劳损”诊断,你完全不需要纠结。至少说明,医生已经排除了常见的器质性疾病。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传播负责任的知识,引导正确的就医,构建信任的桥梁,提供最真诚的帮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