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脊柱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脊柱骨折又称脊椎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时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胸腰段脊柱(T10~L2)处于两个生理弧度的交汇处,是应力集中之处,也是常见骨折之处。

二、临床表现

症状:

(1)局部疼痛:颈椎骨折的病人可有头、颈疼痛,不能活动;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因腰背部痉挛、局部疼痛,不能站立或站立时腰背部无力、疼痛加剧。

(2)腹胀、腹痛:由于腹膜后血肿对自主神经的刺激,可有腹胀、腹痛、肠蠕动减慢等症状。

体征

(1)局部压痛和肿胀:损伤部位明显,有明显压痛。

(2)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颈、胸、腰段骨折病人,常表现为活动受限和后突畸形。

三、处理原则

1)抢救生命:脊柱损伤病人伴有颅脑、胸、腹脏器损伤或并发休克时,首先抢救生命。

2)卧硬板床:胸腰椎骨折和脱位,单纯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三分之一者,可卧仰于木板床,在骨折部加以枕垫,使脊柱过伸。

3)复位固定

4)腰背肌锻炼: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三分之一者,在受伤后1~2日开始进行,利用背伸肌的肌力及背伸姿势,使脊柱过伸,使椎体前方的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的张力,使压缩的椎体自行复位,恢复原形状。严重的胸、腰椎骨折和骨折脱位,可通过腰背肌功能锻炼,使骨折获一定程度的复位。

四、腰背肌锻炼

☆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头、双肘、双足支撑身体。

☆三点支撑法:仰卧位,头、双足支撑身体。

☆四点支撑法:仰卧位,双手、双足支撑身体。

☆俯卧位,头、上肢及背部后伸。

☆俯卧位,背部后伸,下肢抬高。

☆整个身体后伸:上肢及背部后伸,下肢抬高。

每日3~4次,每次50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次数。但腰椎有破坏性改变、感染性疾患、内固定物植入、年老体弱及心肺功能疾患的病人不易进行腰背肌锻炼。

五、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预防压疮发生。

(1)轴式翻身:损伤早期应2~3小时翻身一次,分别采用仰卧位和左、右侧卧位。侧卧位时,两腿之间应垫软垫。

(2)保持病床清洁干燥和舒适:保护骨隆突部位,使用气垫或棉圈等骨突部位悬空,定时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按摩。

★脊髓损伤

1)观察病人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有无体温调节障碍。

2)搬运病人时应避免脊髓损伤。

★失用性肌萎缩和关节僵硬:尽量促使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

1)保持适当体位,预防畸形:瘫痪肢体保持关节于功能位,防止关节屈曲、过伸或过展。

2)全范围关节活动:定时进行全身所有关节的全范围被动活动和锻炼,每日数次,以促进循环、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

3)腰背肌功能锻炼:根据脊柱骨折或脊椎损伤的部位、程度和康复治疗计划选择和进行相应的腰背肌功能锻炼。

4)生活能力训练:鼓励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以满足生活需要。

??欢迎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hlff/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