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公安县生活网订阅我
吃喝玩乐找工作,随时了解身边资讯!
爸爸妈妈提着宝宝荡起了“人肉秋千”,没想到居然将儿子的小胳膊拉脱臼了!昨天,医院骨科主任沈先涛提醒说,不要随意牵拉提扯孩子的胳膊。
家住徐东的陈先生有个3岁的儿子,平时小家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爸爸妈妈牵着他的手“荡秋千”。昨天中午,陈先生夫妇带着儿子去儿童乐园玩,路上三人又玩起了“荡秋千”。他和妻子一左一右牵着儿子的手,用力将他提离地面,突然,咯咯笑的儿子哇哇大哭起来。
两人停下来一看,儿子的左手臂软软地垂在一边,一碰就哭。陈先生慌了神,赶紧抱着哭得撕心裂肺的医院赶。
骨科主任沈先涛仔细检查后告诉他:左胳膊桡骨小头半脱位,就是俗话说的“脱臼”了!
“我只是轻轻提了他一下,怎么就脱臼了呢?”陈先生很是不解。沈先涛解释,5岁以下的孩子桡骨头关节囊还没有发育完全,周围的环状韧带相对松弛,牵拉时用力不当或是突然受到外力拉扯,很容易发生脱位。等到孩子再长大一点儿,桡骨头长大了,就没这么容易脱出了。
医院一个月以来已经碰到了30多例,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五六个。沈先涛告诉武汉晚报记者,近期脱臼的孩子特别多,天气暖和孩子户外活动增多了,特别容易出问题。
他透露,拉着孩子的手腕学走路上台阶、荡“人肉秋千”、猛然拉孩子的胳膊或是穿衣服时由袖口拉孩子的手腕等,都容易把小胳膊拉脱臼。“不少家长喜欢摊开手,对坐在地上的孩子说,‘来,手给我’,这时候,孩子就会习惯性地掌心向下与你拉手。宝宝的手被拉直,手掌向下的姿势,最容易造成脱臼。”
如何避免发生“牵手肘”的发生?沈主任说,牵孩子时用力点应在肘关节上部,也就是拉孩子的手肘或者上臂,牵手或者是拽手腕都是很危险的。
他提醒,发生脱臼时,孩子通常会哭得很厉害,不仅拒绝别人抚摸,也不肯弯肘或抬起手,这医院就医。小孩肌肉弹性好,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一旋转、一复位,就好了。不过,要避免习惯性脱臼,次数越多复位就越困难,将来还有可能影响他的韧带发育。
小孩关节脱臼易发生在哪些部位?脱臼常发生在关节活动度大、关节囊比较松弛的部位,比如肘关节和肩关节就很容易脱臼,加上小孩的骨关节还没发育好,一点点拖拽就可能引起关节脱臼。
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是1-4岁小孩肘关节脱臼中最常见的,又被称为“牵拉肘”。引起肘关节脱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拽孩子起床;孩子走路或上下台阶时,有人突然用外力向上提拉孩子的手臂等等。而幼儿肩关节脱臼引发最多的原因是小孩朝前方摔倒时手掌或肘部撑地。
孩子关节脱臼会怎么样?1、关节脱臼常常是一刹的事,伴随剧烈疼痛感,年幼的宝宝会大哭。会说话的小孩会大喊“疼”,能随疼痛感大致指出脱臼部位。
2、孩子脱臼的关节将不能像没受伤那样自由地活动。
3、受伤关节的韧带和肌肉会受到牵拉,触碰伴随剧烈疼痛,所以孩子会对大人触碰受伤部位感到抗拒。
突发情况下脱臼该如何处理?
小儿脱臼紧急处理法
当宝宝发生脱臼,家人需注意不要勉强去活动其受伤关节,以免痛感增加或引发二次创伤。成年人处事不要惊慌,专家建议的处理方法是适当固定孩子的患肢后,第一时间送医治疗。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固定方法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将小孩的患肢悬吊在胸前。肩关节脱臼则可以用绷带、衣物、布条或围巾等织物将脱臼的胳膊与躯干捆绑固定。
专家提醒:虽然关节脱臼可以运用手法复位,但不建议父母尝试操作,这样容易引发疼痛,还可能加重关节损伤,使治疗变得更复杂。
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小孩关节脱臼?
造成脱臼的内在原因是幼儿关节不够强健,日后随宝宝成长,情况会逐渐减少。桡骨小头半脱位最容易发生,而且一般都是由于外力牵拉孩子上肢不当引发的,只要尽量注意不用力或者突然拉扯宝宝的肘关节与腕关节之间(手或手臂)就可以避免。教孩子学步时,建议父母扶着他的腰部或腋下;带孩子走路或上下楼梯时,建议握孩子大臂(前关节与肘关节之间),力度适中不宜过强。值得让爸爸妈妈放心的是桡骨小头半脱位大部分发生在4岁以下幼儿,5~6岁后就很少发生了。
一旦小孩曾有过关节脱臼,对其关节的保护就更需注意,防止脱臼反复发生,演变成习惯性脱位。
来源:垄上行
推荐阅读公安人看了这个,还会去游泳吗??
有一种感情叫:穿一条裤长大滴!
男人流这四种汗,可能是健康报警了!
公安的朋友,你们睡前反锁门了吗?
清理血管的特效菜,30岁后要多吃!
公安生活网·公安人的生活指南
独家投稿/爆料/交友/商务合作/广告刊登
可联系小编(备注:公安滴)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白癜风治愈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