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天,我有点腰酸背痛……”这可能是很多人日常的内心独白。千万别忽视这种小痛,长久发展很可能变成腰椎间盘突出,让你痛到直不起腰。
腰椎间盘是什么?
椎间盘位于腰椎椎体之间,是一块软骨,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作用。它的中间是髓核,含有85%的水分,质地像果冻,外面有纤维环包裹。
腰椎间盘为什么会“出轨”?
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引起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受到“腰突”困扰,年轻人久坐、长期伏案、经常开车、缺乏运动的也逐渐增多,也加入了“腰突”大军。大部分轻微患者可通过药物、日常锻炼治疗即可,但是想要更好的控制病情,还需要系统治疗、日常预防保健措施。
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的水分减少,弹性减弱;包裹它的纤维环也出现磨损和裂缝;果冻状的髓核就会从裂缝被挤压出来;压迫到一旁的脊神经;患者就会感到腰背或手脚酸麻、刺痛、无力。
腰椎病,严重时可能会让你完全失去行动能力,但它病不是无药可治!总有一些方法,能对付腰疼!
注意:每个人的病情、体质不同,方法也因人而异,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使用以下方法,避免不良反应,切不可私自盲目使用,否则后果自负!
败酱草泡酒
操作方法:取败酱草克,切碎,于白酒0.5公斤中浸泡7天后,每天服药酒2~3次,每次25毫升,
连服1周以上。脾胃虚弱者慎用。败酱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治疗关节红肿跳痛,对腰腿酸痛,活动不利有较好效果。
白矾加米醋
具体做法:取白矾克,米醋克。用砂锅文火煮化后外敷患处,温度适中,每日2次,每次25-30分钟。局部外敷时避免烫伤患处,15日为1疗程。白矾外敷液中白矾味酸寒,性专收涩。能消痰、燥湿、解毒医疮。醋味酸苦温、散瘀血、消痈肿、强筋骨、破血运、除坚积,两药合用能温中散寒通脉。
还有一些锻炼方法,松解粘连,调节脊柱小关节紊乱,缓解下腰部麻木症状。
1、撑体震腰
准备姿势: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双下肢屈髋屈膝,足掌置于床面。
动作要领:双手臂微用力上撑,使腰臀部离开床面3~px,略停片刻,放松腰臀部,使其自然落于床面,以震荡腰部。
功效:松解粘连,调节脊柱小关节紊乱,缓解下腰部麻木症状。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结核、肿瘤,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者禁用。
2、飞燕点水
准备姿势:俯卧位,两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伸直。
动作要领:以腹部为支撑点,双下肢尽力后伸的同时,头与身体上半部尽力上抬,像燕子点水一样,俗称“两头翘”。本动作可反复操作数次。因难度较大,应酌情练习。
功效: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减少腰背部肌肉、韧带、小关节、椎间盘等受力,恢复腰部前后软组织协调平衡。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后脱位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痛较剧、腰部活动受限、腰椎后弓、骶髂关节前脱位者禁用。
患者可根据身体状况及病情的需要,选择本方法进行锻炼,每个动作做4、8或16次,亦可选择适于自己的动作反复练习。每日锻炼1~2次,每次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其实,腰突最重要的是生活中做好预防,几点细节,远离“突出”!
1、“坐”的讲究
古语有云: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坐有坐相,如时钟一般挺拔正直,对预防腰椎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久坐易伤腰肌,对于长期需要坐着工作的职业,最好定时起身走动片刻,以1~2小时为宜。
2、屈膝之劳,何必头铁
据医学调查显示:弯腰提重物是导致腰椎损伤的重要原因。提重物时,身体的受力点若集中在腰部,将带来极大的负担,为何不蹲下来,让抗压能力更强的双腿骨骼去承受呢?
此外,长时间负重行走对腰的损伤也一样大。若因为工作因素难以避免,则建议在负重行走时,要判断自身的腰部承受极限,发现不适就适当休息,闲暇时应多注意腰部放松锻炼。
3、小锻炼,大健康
腰部锻炼的方法众多,强度各异,但每个人都应该遵循适度原则——不要盲目跟从他人的做法。比较大众的锻炼方法可有腰部健康操、仰卧起坐等,男性朋友追求力量美可搭配健身房腰肌强化器械;女性朋友们追求形态美,则可以选择瑜伽。
但总前提是不变的:适度!在腰部不适时,切不可轻易锻炼,避免症状加重,带来更大的损伤。
注意: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切勿盲目使用!否则后果自负!
要遵循治病为主,方法为辅的原则,才是正道,再就是要坚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注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