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共青团南昌大学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命名表彰年度校级“青年文明号”的决定”,我院骨一科、麻醉科被命名为年度南昌大学“青年文明号”。
奉献无悔青春,创建优质文明
——记南昌大学二附院骨一科
南大二附院骨科成立于年,是省内成立最早的骨外专科,在几代骨科先辈们的辛勤耕耘、努力开拓下,脊柱、关节、创伤、手足显微、骨肿瘤、小儿骨科等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现已发展为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及骨肿瘤外科为特色的综合骨科。年被省教委评为“十五”期间重点学科,年、年经省卫生厅评为省级领先专业学科。程细高主任担任骨一科负责人后,竭力将该科打造成以微创脊柱外科为特色的综合学科,现已开展腔镜下治疗胸腰椎结核,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椎板镜等脊柱内窥镜、quadrant通道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骨折,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枝射频消融术、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引流术。逐步开展显微镜下脊柱前后路手术与翻修术。现有床位68张,年手术量近例,年门诊病人1.8万余人。科室以中青年为主,其中35周岁以下人员占60.6%,人才梯队和专业结构合理,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6名,硕士10名,技术力量雄厚,在骨科医疗、教学、科研及公益方面都代表着我省的最高水平,为我省骨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特色医疗]
脊柱外科:现已涵盖所有脊柱疾患的诊治,常规开展脊柱结核、脊柱退行性病、脊柱创伤、畸形、肿瘤等手术。特别在脊柱结核、颈椎过伸性损伤、创伤性颈椎脱位、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症等方面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微创脊柱外科: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点,90年代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涵盖脊柱椎间盘镜手术、椎间孔镜手术、胸腔镜或腹腔镜辅助下胸腰椎间盘摘除术、腹腔镜下腰椎病灶清除术、胸腔镜下脊柱侧凸松解及矫形融合固定、脊柱骨折的减压和重建、胸椎病灶活检、清除及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诊断性治疗等方面,在省内率先采用Quadrant微创系统、椎间盘镜、椎间孔镜及腹腔镜诊断、治疗各类脊柱疾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标志着该科脊柱微创手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水平。
关节外科:涵盖了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髋臼发育不良等几乎所有关节疾患的诊治,特别在重度膝关节内、外翻畸形、重度屈曲畸形矫正,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强直等高难度髋关节置换手术,超过80岁的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置换手术,复杂膝关节置换等方面技术优势明显。开展关节微创手术,包括肩关节镜、髋关节镜、膝关节镜、踝关节镜,镜下实施关节检查、关节清理、半月板磨削、韧带半月板缝合、韧带重建术等。
创伤骨科:擅长于四肢严重创伤、骨盆骨折等疾病的诊治,广泛开展MIPPO、LISS、髓内钉等微创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另外,对于骨盆与髋臼严重骨折、骨折不愈合、骨折术后感染、骨髓炎、钢板断裂、骨折大段缺损骨搬移手术等疑难病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骨肿瘤外科:收治病种涵盖骨与软组织的各种原发与继发肿瘤,手术部位包括脊柱、骨盆以及四肢等各个部位。对骨肉瘤综合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脊柱及骨盆肿瘤的治疗和骨转移癌的治疗等有独特的诊治经验。
小儿骨科:广泛开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高肩胛症、先天性垂直距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疾病的分期手术综合治疗;儿童创伤方面,率先开展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与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另外,针对儿童各种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陆续开展。
手足显微修复重建外科:骨一科今后重点发展的医学专科,也是二附院骨科特色学科之一。已开展断肢再植、手指缺损再造、手与手指畸形矫正、四肢皮肤缺损,骨外露皮瓣修复。血管、神经、肌腱断裂后再接,肌腱粘连松解、神经损伤探查修复、各种复杂手足外伤的修复与功能重建等手术。
[科研方面]
拥有江西省唯一一所骨科研究所,标志我院骨科科研地位已位居全省骨科之首。目前已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1项,省市级10余项科研项目,近5年已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参编专著15部,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2项,国内国际交流每年10余次。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学科带头人、青年五四奖章所在科室。
[教学方面]
该科是南昌大学骨科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承担南昌大学本科生的教学任务,目前已培养研究生30余名,联合培养博士生2名,在读研究生15名,已有8人获得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和南昌大学特等奖学金资助,为江西省及全国骨科事业的发展输送大量优秀人才。每年承办多次国家级和省级学术会议,为江西省骨科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医风医德]
骨科全体成员医者仁心,面对大灾大难,他们毅然选择了远赴灾区,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与较量。年5.12四川大地震,科室负责人程细高、科副主任吴凯带领科室众多骨干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成为了我省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一员。该科矢庆明医生离开了家的温暖,远赴冰冷的南极站,进行了为期1年的医疗援助工作,获国家海洋局优秀工作者称号。全科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务人员行为规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热情为患者服务,廉洁行医,拒绝医药行业的不良行为,多次婉言谢绝患者的红包和礼品,并表示为病人服务是医生的职责,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赞扬,得到社会的一致肯定。
[团队文化]
全科纪律严明,团结协作。定期开展义诊与免费医疗咨询活动,号召并鼓励争创人员参与捐赠、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社会公益活动。以人为本,提素强基,每周定期开展科室业务学习课,科室每位人员轮流演讲授课,同时按青年医师亚专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施行返院汇报分享制度。诸多事迹曾被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团结仁爱,创新争先
——记南昌大学二附院麻醉科
南大二附院麻醉科创建于年7月,是江西省第一个成立的麻醉科。科室创建人龚胜连教授被授予“江西省临床麻醉学科奠基者”,他同时创建了江西省麻醉学会,被授予为江西省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荣誉终身主任委员。并创建了江西省疼痛专业委员会。为全省培养了大批的麻醉专业人才,给江西省的麻醉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龚胜连教授等老一辈专家以及现任主任徐国海教授的带领下,南昌大学二附院麻醉科完成了全省首例体外循环麻醉、血管外科手术麻醉,低温麻醉、肝移植麻醉,是省内最早开展肾移植及心脏移植麻醉的科室之一。在全省率先开展小儿先心及成人心脏介入麻醉、术后镇痛、分娩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无痛纤支镜检查、全肺灌洗术、胶原酶椎间盘溶盘术、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的椎间盘突出症及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等),静脉心电图引导下的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等技术。
随着六十年的快速发展,麻醉科已成为集临床麻醉、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重要临床科室。南昌大学二附院麻醉科现设临床麻醉部、麻醉苏醒室及麻醉科门诊,日间手术部。科室人员结构合理,现有医护人员55名,其中医师43人,主任医师资格9人,副主任医师资格10人,主治医师11人,住院医师2人,规培医师8人,其中博士2人(包括留日博士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18人,在读硕士3人。他们大多具有渊博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独立处理各种临床麻醉问题,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自年承担江西医学院麻醉分流实习教学任务,自年承担江西医学院麻醉专业本科教学任务,为提高麻醉人员的素质,确保病人手术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每年还招收麻醉进修医师10余名,累计为省内、外培养近名优秀麻醉医师,医院开展新的高难度手术提供了麻醉安全保证。同时还担负着全省地市级医疗单位病人的麻醉会诊和处理,享有很高的声誉。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学科也不断发展。二附院麻醉科现拥有国际高档麻醉机(OHMEDAAISYS等)40台及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多功能监护仪40余台。全科同志奋发图强,不断创新,开展新麻醉方法,已能独立完成冠脉搭桥手术、移植手术、全身大血管手术和其它重大手术的麻醉。熟练掌握控制性降压、血液稀释、血液回收、血液保护、低温麻醉等领先技术。工作范畴也不断扩大,由原来单一的临床麻醉扩展到参加全院各科的危重病人的急救复苏工作、重症病人的生命监测。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第一个规范化的麻醉后恢复室(PACU)。除对日常全麻病人苏醒、监护治疗外,成功救治过许多例外科重症病人。年,共完成临床麻醉余例,麻醉苏醒室共收治术后患者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年开展麻醉科门诊及日间手术部,为江西省最早。主要为择期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拟快通道手术患者,舒适化医疗患者服务。现日均门诊约40余人次。
麻醉科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省厅科研课题3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发表公开论文70余篇,其中SCI15篇,核心30余篇。通过科技厅、卫生厅科研成果鉴定3项,均达国内领先水平,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1项,江西科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成功举办3次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年成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建设学科,年成为江西省麻醉学分会挂靠单位和医学领先学科省市共建指导单位。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