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医院,轻松 转眼已经到了寒冬腊月,虽然天气寒冷,可温度的下降根本挡不住人们对运动的热情,绿茵场上、篮球架下、排球场地……依旧人声鼎沸。运动对我们来说固然重要,但也要在保证身体不受伤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才是最佳的状态。
医院骨科主任郭庆功提醒大家:寒冬季节,人体因受冷空气的刺激导致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延展性降低,因此运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冬季运动应该注意以下事儿:
一、忌不做热身运动在体育锻炼前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对安全有效的锻炼身体有好处。因为在秋冬季,人体因受寒冷的空气刺激而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延展性明显降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较夏秋季节差得多。锻炼前不做准备运动,则易引起肌肉、韧带拉伤或关节扭伤,致使锻炼不能正常进行。
如何做呢?
准备活动可以采用慢跑、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膊或下蹲等,通过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调动机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和反应能力。
二、忌运动前过饱在运动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运动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
三、忌张大嘴巴呼吸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运动,都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为鼻孔里有很多鼻毛,能够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四、忌不注意保暖运动时不可忽视保暖,否则会引起伤风感冒。天气冷的时候,可在热身过程中逐渐减少衣物,但要注意的是在比赛结束后要及时增加衣物,防止感冒。
五、忌运动后立即休息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来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所以,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例如慢跑或走路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
做到以上几点能避免许多意外的发生,可是有些运动项目难免会有些碰撞而导致受伤,甚至不做好热身运动,也可能会有人因此而受伤。记得前几天值班时一个大学生就诊的经历:某大学体育院校的大四学生,因篮球比赛而使小拇指受伤变形,肿胀并畸形严重,急急忙忙地跑到骨科医生办公室,很是慌张,经过详细问诊及查体后确诊为小拇指近节指骨脱位,那么,像这种类似的情况,在秋冬季节锻炼身体或比赛时时常发生,我们又该如何紧急应对受伤呢?郭庆功根据不同的伤情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扭伤:分清伤势的轻重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可先局部制动,二十四小时内冰敷,二十四小时后转为热敷;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局部逐渐肿胀并伴畸形,说明可能扭伤到骨头,医院诊治。
二、抽筋:“反其道而行之”1.小腿抽筋:当发生抽筋时,只要据“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脚趾并坚持2分钟以上,即可收效。
2.大腿抽筋:弯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屈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震荡动作,随即向前伸直,如此反复进行。
三、皮肤创伤:1.小面积擦伤:矿泉水反复冲洗后碘伏消毒,干净敷料或毛巾包扎。
2.伤口深伴有活动性出血:先用干净敷料或毛巾压迫止血,然后在伤口近端绷带止血,医院就诊。
四、骨折:1.如果骨折断端刺破了皮肤,伤口流血不止时。首先要用干净的毛巾压迫伤口止血,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用消毒纱布压迫,如果出血较严重,可用橡皮筋管、橡皮带缠绕骨折的肢体近心端,以压迫止血,但要注意每隔30分钟左右放松一次,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骨折的肢体缺血。注意不要试图把畸形的肢体拉直,也不要将突出伤口外的骨折端塞回伤口内以免感染。
2.如果骨折端没有刺破皮肤,可在受损部的两侧固定肢体,以防进一步损伤,医院骨科就诊。
让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小拇指脱位就诊的经历,其实较为科学的处理是,当发现小拇指肿胀畸形严重时,应即刻制动并局部冰敷,医院骨科就诊,如果得到正确而又及时的制动及冰敷,小拇指就不会肿胀严重,医生复位固定后,康复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并且也能明显减轻痛苦。
在寒冷的冬季,只要掌握了运动前的“热身”等注意事项,又学会了遇到问题后的紧急自救方法,大家就可以在寒风中尽情的奔跑了。
医院骨科在主任郭庆功主任的带领下发展迅速,目前骨科又细分为三个小组:由副主任医师王胜利领导的脊柱小组,主攻脊柱方向,主要擅长对颈、胸、腰椎疾患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症、骨质疏松症、脊柱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由副主任医师陈朝晖领导的创伤纤维小组,主攻创伤手外伤方向,主要擅长各种复杂骨折、神经血管修复、断指再植等;由副主任医师周炳康领导的关节小组,主攻关节方向,主要擅长肩、髋、膝关节置换及关节镜下韧带修复重建等。
医院厚德博学求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