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爱腰,不“哎哟”,腰椎最怕你做这5件事。爱腰护腰,从这5忌做起!
早爱腰不“哎哟”一、忌寒:露出小蛮腰——影响腰椎的营养供应腰部特别怕冷。如果冬天露腰,为了抵御寒气,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会影响腰椎间盘的营养供应,腰椎间盘内压升高,造成更多的伤害。
二,忌僵:上班坐、下班也坐——腰椎受压研究表明,人体在前倾20度坐位时,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最大。这正是我们在电脑前做报表、上网、工作、游戏时经常保持的姿势。长期如此坐位,腰椎受压整体下沉缩短,身体的中轴线跟着后移,使腰椎间盘向后突出。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
三、忌猛:突受外力——易发腰扭伤正常的腰椎间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可承担KG的压力而毫发无伤。但这些力量必须和缓得从正面压下,如果突然受力或者在缺乏运动后突然用力,很容易突破它的承受极限,引发腰扭伤。
四、忌疲:一天工作时间过长——腰椎过度屈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腰椎大多处于屈伸状态,过度的工作就等于增加腰椎屈曲的时间。统计表明,腰椎屈曲的频度一天中最高可达——次。这种过多的、反复的屈曲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原因。
五、忌震:开车时考验腰椎——脊柱被反复拉伸科学家发现,腰骶部的固有频率和行车中驾驶座椅的振动在同一个低频范围,所以开车时腰椎很容易和汽车产生共振。这种共振意味着脊柱不断地被压缩和拉伸,使周围组织肌肉也跟着疲劳,影响腰椎间盘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加速腰椎的退化、变形。
正确的驾驶姿势:双目平视,双手握住方向盘的10点10分处,上臂和方向盘呈90度角。座椅的背靠呈23度后斜角,坐垫呈7度向前翘起,臀部置于坐垫和靠背的夹角中,以在操作时不会向前移动为适宜。驾车时,避免立即做搬提物体和屈曲身体的动作。
给大家分享一种沉腰斜板组合手法。此法对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有很好的疗效,它的优点是:病人治疗时基本没有痛感,见效快,方法简便,宜于推广。轻的几次就能使症状消失。
(1)俯卧沉腰法:病人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2)仰卧沉腰法: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韧带的动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上述两种姿势作为主要锻炼方法,一天至少两次,每次做一至二势。
患者经过自我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后,再加做加强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1)俯卧鱼跃势: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以上。
(2)站立搁腿: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
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以后,请别人帮助,再做一次“斜板使椎体旋转,更有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
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
沉腰锻炼法进能有效地防止久坐造成的腰部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每天学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使家人和自己少受一点痛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