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某城市有麻疹暴发流行。经调查发现,此时期有大量的流动儿童迁入。从人群易感性角度考虑,这主要是因为
A、免疫人口减少
B、免疫力自然消退
C、易感人群迁入
D、隐性感染减少
E、儿童比例增加
2、48岁,男性,胸痛,气促,心电图诊断:AMI(广泛前壁)伴房室传导阻滞,血压50/40mmHg,临床诊断为心源性休克,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基肾上腺素
D、苄胺唑啉
E、多巴胺
3、男性,35岁。因头部受伤昏迷10min,清醒后在转送途中又昏迷,估计颅内血肿的位置在
A、帽状腱膜下
B、硬脑膜外
C、硬脑膜下
D、脑实质内
E、蛛网膜下腔
4、女性,70岁。下台阶时摔伤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3Cm,足外旋45°,髋部叩压痛明显,旋转痛阳性髋部无明显肿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股骨干骨折
B、右髋骨折
C、右髋脱位
D、右股骨颈骨折
E、右粗隆间骨折
5、患者女性,76岁。摔倒时右手撑地,腕部疼痛、肿胀。查体:右腕部呈“枪刺刀”畸形。最可能的诊断是
A、Colles骨折
B、Monteggia骨折
C、Smith骨折
D、Galeazzi骨折
E、Chance骨折
6、65岁女性,跌倒后右手掌着地,腕部疼痛,肿胀,压痛,无反常活动,但餐叉状畸形明显,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腕关节脱位
B、右舟状骨骨折
C、右腕Colles(科雷)骨折
D、尺骨茎突骨折
E、右腕关节挫伤
7、患者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功能丧失,损伤部位是在
A、2~3颈椎之间
B、3~4颈椎之间
C、4~5颈椎之间
D、5~6颈椎之间
E、6~7颈椎之间
8、男性,35岁。2个月前由高处跌落,发生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CT片显示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1腰椎后缘骨嵴压迫。此时应采用
A、自身功能复位
B、双踝悬吊复位
C、椎板切除减压术
D、两桌法复位
E、椎管侧后方减压术
9、20岁,男性。夜间骑自行车,头朝下跌于壕沟,发生四肢不全瘫。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伴半脱位,此时在治疗上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A、石膏领固定
B、颅骨牵引固定
C、吊带牵引
D、环枕固定术
E、切开复位内固定
10、患者女性,69岁。跌倒后感右髋部疼痛1小时来诊。X线片检查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Pauwels角为60°。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A、右下肢皮牵引
B、石膏固定
C、手法复位
D、手术治疗
E、休息制动
1.:C
:易感人群的迁入提高了该地区易感人群的易感性。
2.:A
:动脉气囊反搏(IABP)是利用“反搏(counterpulsation)”的原理与心脏的心动周期同步运行,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和心脏的后负荷下降的装置。将有一个气囊的导管植入降主动脉近心端,在心脏收缩期,气囊内气体迅速放空,造成主动脉压力瞬间下降,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排血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减少。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同时气囊迅速充盈向主动脉远近两侧驱血,使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增高,增加了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氧供,全身灌注增加。
3.:B
:硬脑膜外血肿:可同时存在各类型的颅脑损伤中,由于血肿部位不同而临床症状亦不相同,以典型的颞部硬脑膜外血肿为例:受伤当时有短暂的意识障碍,随即清醒或好转,继之因颅内出血而表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头痛进行性加重,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并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或昏迷。两次昏迷之间的间隔期称为“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若中间清醒期短,表明血肿形成速度快。原发性颅脑损伤较轻者,伤后可无明显意识障碍,到血肿形成后才陷入昏迷。随着血肿量增大及颅内压增高,可逐渐出现脑疝症状。一般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血肿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光反应也随之减弱而消失,血肿对侧有明显的锥体束征及偏瘫。继之对侧瞳孔也散大,去大脑强直,如不积极救治,可发生中枢性衰竭而死亡。
4.:D
:本题选D。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临床表现(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2)疼痛移动患肢时髋部疼痛明显。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击时,髋部感疼痛。(3)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
5.:A
:Galeazzi骨折为桡骨中下1/3骨折伴下尺桡关节分离(半脱位或全脱位)。Colles骨折为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远折端向手背侧、桡侧移位,近折端向掌侧移位,侧面银叉样畸形、正面枪刺样畸形。Monteggia骨折(孟氏骨折)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的骨折。临床表现为肘关节的肿胀、疼痛、压痛、畸形、功能障碍等。Chance骨折指的是屈曲牵张性骨折,损伤的部位为脊柱椎体水平状。Smith骨折为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远折端向手掌侧、桡侧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
6.:C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年Abraham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Colles骨折。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
7.:E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1到4损伤,称高位截瘫。表现为四肢瘫痪,多由于呼吸肌麻痹而迅速死亡。颈椎5平面以下损伤,由于膈神经未受累,所以仍可维持呼吸,而上肢活动功能丧失;颈椎6平面损伤,肩部能活动,能屈肘,但不能伸肘、伸腕,手指不能活动。颈椎7平面损伤,则颈8胸1神经受累,该神经支配的小鱼际肌肉瘫痪,能伸肘、伸腕,不能屈无名指、小指和对掌。
8.:E
:患者2月前发生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CT显示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一腰椎后缘压迫。诊断①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②陈旧性脊髓损伤截瘫。出现脊髓损伤时,要尽早治疗,伤后6小时是黄金时期,24小时内是急性期。治疗方式是整复骨折脱位,使脊髓减压并稳定脊柱。应尽早恢复椎管矢状径。在这道题里,依据题意,首先要做的是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所造成的不全瘫。A、B、D都不正确。患者骨折发生在胸腰段,只有E选项是可选的,依据见下。单纯脊柱骨折的复位1、自身功能复位法:是指脊柱骨折后,正确地将垫枕放置在伤椎后突处,逐日增高,在伤后一周内可以达到15-18厘米厚,使躯干保持伸展的位置。2、两桌法过伸复位:用两张高度相差30公分左右的桌子,桌上各放一软枕,伤员俯卧,头部置于高桌上,两手把住桌边,两大腿放于低桌上,要使胸骨柄和耻骨联合部悬空,利用悬垂的体重约10分钟后即可逐渐复位。复位后在此位置上石膏背心固定。固定时间需3个月。3、双踝悬吊法:即俯卧,悬吊双踝,复位后同样上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
9.:B
:题中问“最先采取的措施”,故选B。齿状突骨折临床分为3型,1型可用予围领固定6~8周,2型行颅骨牵引解剖复位,齿状突骨折处螺钉固定或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固定12周,3型可行头颈胸石膏或支具固定12周。(考虑先牵引,后择期手术或紧急手术。)
10.:D
:Pauwels角指的是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Pauwels角大于50°,为内收骨折,Pauwels角越大,骨折端所遭受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