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共享平台桑迪医生集团致力于中国脊柱微创疼痛事业的发展,将国内知名疼痛医院有效嫁接,为医生提供多点执业平台,增加医生阳医院找到更合适的医生资源,从而建立医院的共享交流平台。
我们先看看腰椎间盘问题爱找上什么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特定的人群中容易发生,主要是以下几种人较易得病:
1、年龄: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75%以上。尽管这个年龄段为青壮年,但是椎间盘的退化已经开始了,特别是纤维环的退变更早,而腰椎退变要晚一些,这些退变的不同步,加上这个年龄段的运动量较大就易患病。
2、性别:男性发病要高于女性,这是由于男性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更多、更重,腰部受损机会也更多。女性月经、怀孕、分娩等也可影响腰椎的功能,而且我国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机会较少,发病率也不低。
3、体重:过于肥胖和过于瘦弱的人都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肥胖者主要是自身重量超重而加重腰椎的负荷,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机会。瘦弱者由于肌肉少,对腰椎的保护作用较弱,所以易患本病。
4、发育:腰椎发育异常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隐裂、椎弓崩裂等,都会诱发本病。
5、职业:患者职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有一定相关性。在社会人口中,农民、工人的人数最多,从事的体力劳动也最繁重,腰椎间盘负荷大,容易导致损伤,因此其发病比例高是必然的。本病与城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姿势变化少,从而造成该类病人发病率上升有关,主要包括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等。
人如果长时间的固定某个姿势不变,致使受压椎间盘不能恢复到正常形态。椎间盘中的液体缺失使其越来越薄,外缘变得脆弱,这是渐进效应。正是这种退化使椎间盘容易破裂,迫使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或韧带引起疼痛。
6、遗传:据国外医学家统针表明家庭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庭中没有该病的人发病率高几倍。
7、环境:长期在寒冷、潮湿的工作和生话环境中易产生肌肉炎症、水肿,诱发本病。如长年在矿井下下作的人易得病。
腰椎间盘突出为什么喜欢年轻人?过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然而近些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受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近年来本病的年轻化趋势令人担忧。
1、外伤因素:与成人不同,20岁以下的青少年椎间盘尚未开始退变,因此,外伤成了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在轻度负荷并快速旋转时,椎间盘纤维环最易造成破坏,青少年患者多由不适当的体育活动直接造成。
2、不良姿势、缺乏锻炼:专家介绍,近些年来办公族腰突患者临床很常见。这些人平时工作忙,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导致腰背部肌肉菲薄,对脊柱的保护力减弱,稍有用力不当就可能发生腰椎错位、椎间盘破坏。
另外,年轻白领、脑力工作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往往很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更容易发生腰部肌肉劳损,进一步增加了腰椎的压力。而其中某些人的不良坐姿更是令腰椎侧弯,椎间盘受力不均而导致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易防难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保守治疗,比如药物、牵引等治标不治本,可以短时间缓解症状,却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外科手术虽然彻底,但风险高、痛苦大。所以,专家指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这里所说的“预防”,实际包含两个方面:
一、在平时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和运动习惯,防止脊柱侧弯、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避免椎间盘病变的发生。
二、是在椎间盘病变初起,损伤轻微时及时干预,防止病情严重化。
恢复腰椎膨出问题第一步知道了腰间盘膨出的源头所在,那么防治起来就更加便捷了。患上有了膨出的第一步,不是先去治疗,而是从这些细节做起。懂得这些细节,才能让治疗事半功倍。否则,再好的治疗,不重视这些细节。依然会引起腰椎突出的复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改变。生要特别注意你的站姿、坐姿以及睡姿,除此之外还要进行适当的锻炼。
睡姿较好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仰卧和侧卧位。仰卧时在双下肢下面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这样的睡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较好体位。
坐姿
正确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下肢并拢。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
站姿
站姿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表情自然,平视前方,颈部保持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双臂自然下垂,双上臂自然摆动,摆幅30度左右,前摆时肘微屈,勿甩前臂,后摆时勿甩手腕;下肢举步有力,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利用足弓的杠杆作用推进身体前移,换步时肌肉微放松,膝关节勿过于弯曲,大腿不宜抬得过高。
每个单步步幅依自己腿长及脚长而定,一般平步为70cm左右。行走时勿上下颤动和左右摇摆。
防治腰间盘突出除了要在站姿、坐姿、睡姿上面下功夫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腰椎防寒保暖,搬重物时也要注意姿势避免损伤。正确的搬重物姿势应该是:搬重物时应尽量使重物靠近身体,从地上搬重物时应先蹲下,慢慢直膝、直髋再直腰,这样就可以使椎间盘承受最小的压力,避免腰部扭伤。
腰椎膨出,防止发生腰突,正确睡觉很重要腰突在晚上睡觉也是可以恢复治疗的。但是和朋友们沟通,大家似乎都不太重视,甚至觉得按照康复方法来睡觉,很难受。其实,短期的不舒服却能为腰椎的治疗带来很好的效果,没有了腰椎问题的烦恼,岂不是可以睡得更好。相反,如果腰椎一直难受,什么姿势睡着也不舒服。所以,治病是第一位的。
对于腰椎病患者来说,床上用品选择的合适将对其身体的恢复和防止疾病的复发起到很大作用。其中,最关键的是对床垫和枕头的选择,康教授解释到。
(1)床垫以棕垫较好。不可选择过于柔软的海绵垫或席梦思垫,因为如果床垫过于柔软,会造成患者脊柱过度弯曲和失稳,不利于健康;如果过硬会使人不舒服,影响正常休息。床垫的最佳厚度应该是:床垫放在床上后,患者坐在床边双脚踏实,膝关节和髋关节均成直角(或在此基础上稍高一些),因为过高或过低都会加大患者上下床的难度。
(2)枕头要有一点硬度或可塑性较好的。枕头的最适宜高度应以自己的一立拳加两横指为最好,过高会使颈椎反弓角度过大,从而对腰椎产生不良影响,太低不利于患者放松休息。同时,最好可以在要不下面放一个枕头,可以帮助恢复腰椎。
正确的起床方式:
1.让身体侧躺;
2.用双手支撑起上半身;
3.接着双脚先着地,再慢慢站起来。
注:起床时要缓慢,切不可直接窜起,对腰部伤害很大。
当然腰椎问题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超负荷搬运东西。
2、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3、避寒保暖,戒烟控酒。
4、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腰椎日常康复锻炼并且康复锻炼最大的特点就是患者能自我积极主动的参与治疗过程,有利于调动患者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但是只有坚持正确、规范的康复锻炼,才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给大家介绍一些康复功能锻炼:
强健的腰背部肌肉,对脊柱形成有力的保护,帮助维持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锻炼时动作要缓慢,练习过程中尽量保持自然的呼吸节律,适应后可逐渐增加练习次数。
飞燕式:
俯卧位,头颈部和双上肢尽量后伸,以腹部为支点,胸部和双下肢同时抬离床面,使躯体成反弓状,膝关节必须伸直。尽量维持该动作,并逐渐延长时间至实在无法坚持后再放松。重复3~5次。
五点支撑法(拱桥式):
去枕仰卧位,用头(1个支撑点)、双肘(2个支撑点)及双足跟(2个支撑点)为着力点,将腰背及臀部抬离床面,腹部凸起状如拱桥。停顿5~10秒后放下。重复进行,每日由20次渐增至次。
三点支撑法:
待腰背力量增强后,在五点支撑锻炼的基础上,减去双肘的支撑。双手抱头,用头和双足跟支撑身体抬起腰背及臀部。每日由20次渐增到次。
昂首练习
俯卧位,上肢伸直撑起上半身,并将头尽量后伸使胸部昂起,昂胸时用力一定要直达腰部,维持30秒后放松。平卧休息后再做,重复进行5~10次。
伸腰练习
身体直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上举或叉腰,以腰为轴,上半身后伸至最大角度,维持30~60秒。还原休息后再做,重复8~10次。
桑迪医生集团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不针对任何患者或病情。出于对病人的负责,在不清楚患者的详细病症情况时,我们不做治疗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