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是结构相对稳定的关节,非强大暴力不能造成髋关节脱位,所以髋关节脱位多见于活动能力强的青壮年。
髋关节由髂骨的髋臼与股骨头构成,是全身最典型的“杵臼关节”。髋臼位于骨盆的两侧,开口斜向外、下、后方。其下方有缺口,由髋臼横韧带弥补,使之成为完整的球窝。
根据脱位后,股骨头所处在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前、后位置,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性脱位。临床上以后脱位多见。
病因
多因遭受强大暴力的冲击而致伤。
1.后脱位
股骨头多有髂股韧带与坐股韧带之间的薄弱区穿出脱位,造成后关节囊及圆韧带撕裂。
2.前脱位
多因髋关节极度外展外旋时,大转子顶于髋臼缘形成的杠杆作用,使股骨头至髂股韧带与耻股韧带之间的薄弱区穿破关节而脱出。
3.中心脱位
当传导暴力时股骨头撞击髋臼底部,向骨盆脱出则属于中心脱位。
诊断
常见症状:髋关节脱位、髋内翻、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髋外侧肿胀压痛、髋关节发育不良、髋部酸胀不适
1.后脱位
股骨头多由髂骨韧带与坐骨韧带之间的薄弱区穿出脱位,造成后关节囊及圆韧带撕裂。如髋关节略呈外展位遭受传导暴力时,则髋臼后缘易因股骨头之撞击而发骨折,或股骨头之前下方骨折。无论何方骨折,均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因此分类也主要依据合并骨折的情况而定。
外伤后患髋肿痛,活动受限;后脱位患髋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等。
2.前脱位
远较后脱位少见,由于前方主要为韧带维护,因而不宜合并骨折。前脱位时患髋伸直外展旋畸形。
3.中心脱位
患肢短缩畸形,髋活动受限。
治疗
1、手法复位
2、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