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又称脊椎骨折,是临床中一种较严重且复杂的创伤,其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5%--6%。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常致使截瘫,造成病人毕生残疾,还会继发其他系统并发症,危及病人生命。
脊柱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
1、根据暴力作用方向损伤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垂直紧缩型
2、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分为:胸腰椎骨骨折与脱位、颈椎骨折与脱位、附件骨折
3、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分为:稳定型骨折、不稳定型骨折
临床表现
(1)脊柱骨折
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2)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遭到伤害。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构成无张力性膀胱而至。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构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ml,但不能随便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园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一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有部份保存时称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几型:
(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自主运动和痛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的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和深压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的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的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Brown-SequardsSymdrome):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
(4)脊髓后部损伤: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深感觉、深压觉、位置觉丧失,而痛温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正常。多见于椎板骨折伤员。
诊断:有严重外伤史,X线检查可确诊。
医治措施
(1)急救和搬运
1.脊柱脊髓伤有时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胸部或腹部脏器损伤、四肢血管伤,危及伤员生命安全时应首先抢救。
2.凡疑有脊柱骨折者,应使病人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切忌使脊柱作过伸、过屈的搬运动作,应使脊柱在无旋转外力的情况下,三人用手同时平抬平放至木板上,人少时可用转动法。
对颈椎损伤的病人,要有专人扶托下颌和枕骨,沿纵轴略加牵引力,使颈部保持中立位,病人置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头颈的两侧,避免头部转动,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单纯脊柱骨折的医治
1.胸腰段骨折轻度椎体紧缩属于稳定型。患者可平卧硬板床,腰部垫高。数往后便可背伸肌锻炼。经功能疗法可使紧缩椎体自行复位,恢复原状。3~4周后便可在胸背支架保护下下床活动。
2.胸腰段重度紧缩超过三分之一应予以闭合复位。可用两桌法过伸复位。用两张高度相差30cm左右的桌子,桌上各放一软枕,伤员俯卧,头部置于高桌上,两手把住桌边,两大腿放于低桌上,要使胸骨柄和耻骨联合部悬空,利用悬垂的体重逐步复位。复位后在此位置上石膏背心固定。固定时间为3个月。
3.胸腰段不稳定型脊柱骨折椎体紧缩超过1/3以上、畸形角大于20°、或伴随脱位可斟酌开放复位内固定。
4.颈椎骨折或脱位紧缩移位轻者,用颌枕带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复位后用头胸石膏固定3个月。紧缩移位重者,可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可增加到6~10kg。摄X线片复查,复位后用头胸石膏或头胸支架固定3个月,牵引复位失败者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3)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目的是恢复脊柱正常轴线,恢复椎管内径,直接或间接地消除骨折块或脱位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稳定脊柱(通过内固定加植骨融会)。其手术方法有:
1.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会术
对颈3以下的颈椎骨折可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或次全椎体切除、植骨融会术,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或颈围外固定。明显不稳者可继续颅骨牵引或头胸石膏固定。
2.颈椎后路手术
脱位为主者牵引复位后可行后路金属夹内固定及植骨融会术或用钢丝棘突内固定植骨融会,必要时行后路减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融会术。
3.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
对胸腰段椎体爆裂性或粉碎性骨折,多行前路减压、植骨融会、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陈腐性骨折可行侧前方减压术。
4.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
后路手术包括椎板切除减压、用椎弓根螺定钢板或钢棒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行植骨融会术也可用哈灵顿棒或鲁凯棒钢丝内固定。
(4)综合症法
1.脱水疗法运用20%甘露醇ml;2次/d,目的是减轻脊髓水肿。
2.激素医治运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一次/d。对减缓脊髓的创伤性反应有一定意义。
3.一些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E、A、C及辅酶Q等,钙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等的运用被认为对避免脊髓损伤后的继发伤害有一定好处。
4.增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如3磷酸胞苷二钠、维生素B1、B6、B12等。
支持疗法注意保持伤员的水和电解质平衡,热量、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
并发症
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关节僵硬和畸形;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便秘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常规摄脊柱正侧位、必要时照斜位。阅片时丈量椎体前部和后部的高度与上下邻椎相比较;丈量椎弓根间距和椎体宽度;丈量棘突间距及椎间盘间隙宽度并与上下邻近椎间隙相比较。丈量正侧位上椎弓根高度。X片基本可肯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和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I(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态极有价值。MRI可显示脊髓损伤初期的水肿、出血,并可显示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变化,脊髓受压、脊髓横断、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萎缩或囊性变等。
P(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对判定脊髓损伤程度有一定帮助。现在已有MEP(运动引诱电位)。
5.颈静脉加压实验和脊髓造影颈静脉加压实验,对判定脊髓受伤和受压有一定参考意义。脊髓造影对陈腐性外伤性椎管狭窄诊断有意义。
脊柱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1正确搬运患者 医院时,根据其受伤部位分别给予上颈托、围腰等,运用脊柱板进行搬运。搬运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方法,以避免搬动进程中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二度损伤。移动时由2~3人用手同时将患者平托至脊柱板上,制止搂抱或2人上下各抬一端致使患者脊柱屈曲改变。移动前后均要询问患者双下肢感觉有没有差异,肌力有没有变化。2初步检查、协助诊断 迅速、准确的按A(呼吸道是不是通畅、呼吸节律、频率)B(循环状态、血压、脉搏)C(意识、瞳孔)D(四肢活动度)S(有没有脊柱脊髓损伤)顺序进行检查评估,对伤情做出初步判断,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对伤情不重或无明显出血征象者,可采用一看(神志、面容)、2摸(脉搏、肢体)、3测(血压)、4量(尿量)进行综合分析。
3急救护理 患者入院后应选择健肢大静脉用号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保持有效循环血量;有口腔异物者给予清除,吸痰、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视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情况,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对有合并症的患者按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给予处置。合并颅脑外伤时要周密视察意识瞳孔的变化,及时遵医嘱给予脱水药物以下降颅内压,严格掌握适合的补液量、补液速度及时机,统筹抗休克与脱水医治之间的矛盾。合并胸部外伤要密切视察有没有反常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协助医生安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密切视察引流液的性状、色彩和量。合并腹部损伤患者视察腹痛和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患者意识、面色、皮肤黏膜、尿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以避免延误病情。合并四肢骨折患者仔细视察肢体的肿胀程度,肢端温度、皮肤及甲床的色彩、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尽早发现骨筋膜综合征,及时给予处理。4心理护理 脊柱损伤患者病发突然,创伤而至的后遗症使患者备受打击,以致于没法面对,患者紧张、恐惧、烦躁、不配合医治,从而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进行抢救的同时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给予心理支持,用温和的语言、热忱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谈,进行心理疏导,抚慰激动的情绪,及时提供必要的救治信息;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准确敏捷,给患者安全感。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患者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治护理。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