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病理改变
腰椎骨折损伤90%为屈曲损伤。椎体前部多为压缩性骨折。严重者,可有韧带撕裂,裂隙内充满积血。黄韧带和小关节也可撕裂。小关节可出现骨折。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引致的出血,渗透到肌组织内。人体在暴力作用下,由于暴力传导到脊柱,引起脊柱反常活动,而造成脊柱损伤。不同种类的暴力,对骨柱损伤的类型也不同,可形成血肿。血肿机化后产生瘢痕,造成肌萎缩和粘连,妨碍脊柱正常活动,并可引起腰部疼痛。暴力种类与损伤类型的关系如下:1.屈曲暴力引致椎体前方压缩、楔形变、椎体后韧带结构受到牵张断裂。2.伸缩暴力椎体前纵韧带及椎间纤维环前方撕裂,椎体前下角或前上角发生小片撕脱骨折。上下椎弓和关节突,相互撞击而骨折。3.侧屈暴力椎体一侧压缩,呈侧楔形,同侧关节突相互撞击而骨折。对侧受到牵强。4.垂直压缩暴力椎体粉碎骨折,骨折片向四周散开。椎板纵行骨折,椎弓根间距加宽。5.纵向牵缩暴力椎体经过椎间盘撕裂,椎体边缘撕脱骨折。韧带结构撕裂,经棘突和椎板的撕裂骨折。6.旋转暴力上椎体脱位,或伴有下椎体上面的薄片骨折。关节突骨折和脱位。7.水平剪力椎间盘及韧带结构的前后脱位,常伴发关节突骨折。02
暴力种类与作用机制
1.压迫脊神经垂直压缩暴力可造成椎体爆裂性骨折。骨折的碎块向四周裂开并发生移位。向前移位的骨块,可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在垂直暴力的作用下,椎体中后部的骨折碎块可突破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可严重损伤马尾神经。尖锐的骨折碎片可以破坏硬膜囊的完整化,使脑脊液漏出。2.脊髓受损屈曲型压缩和爆裂性骨折占腰椎骨折的绝大部分。而这种损伤都伴有椎体的屈曲压缩性改变,这种改变可使椎间盘进入椎管内,使属于脊髓的有限空间被椎间盘所占据,加重了脊髓的损伤。进入椎管内的椎间盘如不及早切除,很快与硬膜粘连,再切除就很难清除。3.形成脊髓后方压迫爆裂性骨折对脊柱的破坏相当严重,黄韧带断端随同骨折的椎板,由后向前压迫脊髓的后部;而突发生断裂的黄韧带,强于两个椎板之间,犹如绷紧的弓弦,挤压硬膜。在过伸性的损伤中,黄韧带常常发生皱缩,凸向椎管,构成脊髓后方压迫。4.椎管容积丧失平移性损伤、旋转移位损伤所造成的骨折、脱位,对脊髓的损伤较为严重。这种损伤的暴力般都较大,脊柱的三柱结构均遭受破坏,上位椎管向一个方向移位1mm,就脊髓所受挤压而言,等于下位椎管向相反方向移动1mm。脊髓上下两部分,分别受到来自两个相反方向的压迫,造成脊髓内部压力急剧增加,供血迅速破坏,致使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很小。5.椎间孔区域被挤压由于骨折、脱位,椎体高度降低等因素,引起椎间孔区域被挤压,对神经根,椎间孔动脉、静脉形成压迫,使椎管内结构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静脉丛出血增加,造成硬膜外压迫的征象。6.导致骨柱慢性不稳定脊柱骨折脱位,破坏了脊柱正常的负荷功能。长期的非生理性情况下的负荷,导致脊髓畸形缓慢加重,导致脊柱慢性不稳定。7.脊柱成角本身可造成椎管狭窄。03
腰椎骨折的分类
1.根据损伤的程度分类(1)单纯椎体压缩骨折:一个或两个椎体的前上方或侧方,由于屈曲暴力的作用被压缩成为程度不等的楔形,其他部位无损伤。(2)椎体粉碎压缩骨折:重物落于肩部,使脊柱突然向前极度屈曲,造成椎体压缩后变宽变扁,或者成碎骨片分离,椎体后部向后凸起,形似爆破。突入椎管内的骨折片压迫脊髓,可发生不完全性截,或者完全性截瘫。(3)椎骨骨折脱位:强大的暴力自后向前作用于脊柱,使脊柱强烈的屈曲,椎体前部被压缩,或者引致崩裂,后部韧带断裂,关节突骨折脱位。因脱位,使椎管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常伴有脊髓损伤。2.根据三柱理论的稳定性分类(1)稳定性损伤:①所有轻微骨折、横突骨折关节、突骨折和棘突骨折;②椎体中度压缩骨折。(2)非稳定性损伤:Ⅰ度:生理负荷情况下,发生脊柱弯曲或成角,严重压缩骨折和椎体塌陷;Ⅱ度:椎体爆裂骨折,继发性晚期神经损伤;Ⅲ度:骨折脱位和严重的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3.AO学派推荐的综合分类法AO学派的学者Mageral和Aebi认为,完整的胸腰椎结构具备抗压、抗拉和抗旋转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在脊柱损伤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类方法:A型:椎体压缩性骨折;A1:椎体压缩性骨折;A2:椎体劈裂性骨折;A3:椎体爆裂性骨折。B型:前后结构的牵伸损伤;B1:韧带破坏为主的后结构的牵伸损伤;B2:骨性结构破坏为主的后结构的牵伸损伤;B3:通过椎间盘的前结构的牵伸损伤。C型:旋转暴力导致的前后结构损伤;C1:A型骨折合并旋转暴力损伤;C2:B型骨折合并旋转暴力损伤;C3:旋转剪切损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