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我和我的祖国半个多世纪的骨科情记北医

医院订阅哦!

我和我的祖国

医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医院职工用开拓与奉献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发展,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医学领域的光辉篇章。他医院也是全社会的精神财富。他们珍贵的回忆录,不仅记录岁月荣光,更传承精神力量。

半个多世纪的骨科情

——记北医三院骨科第三代“掌门人”党耕町

党耕町,年1月6日出生,男,汉族,河北省临西县人,大学本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专业研究方向:脊柱外科,重点是颈椎病、颈椎外伤、寰枢椎畸形及脱位、脊柱肿瘤、腰间盘病等临床与研究。年—年7月,北京医学院就读;年至今,在北京医院外科及骨科工作。曾任北医三院副院长、代院长、大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主编《脊柱外科学》;副主编《临床骨科学》;参与编写并出版骨科专著16部;主持翻译专业著作二十余部;年“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第二作者及第三作者身份获得卫生部科技三等奖二项,教委一项。

年,28岁的党耕町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医院(现北医三院)工作,从外科及骨科助理住院医师做起,自此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至今仍勤耕不辍的骨科医生生涯。

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仅有医院将骨科设为临床专科。年,北医三院建院,在大外科成立了骨科教研组。当时科室只有20多张床,主要治疗骨折,后来逐步开展了半月板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成形和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那时候,国内外对脊柱肿瘤、脊柱畸形和脊柱创伤等许多疾病的治疗水平还不高,临床上在这些领域还有许多难题没有解决,寰枢椎疾病的治疗更为困难,被许多人视为手术的“禁区”。

党耕町教授根据骨科实际情况和团队成员的特长兴趣,以及科里的科研和临床发展方向,以解决骨科疑难重症为目标,围绕脊柱外科逐步划分了腰椎组、普通脊柱组、颈椎组,关节组、创伤组和颅椎组6个专业组。划分专业组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跑道、任务和责任,大家专心致志地去发展自己的专业,专注于某个领域去攻坚克难,同时也能相互支持,三院骨科得以迅猛发展。

年,继杨克勤、张之虎两位教授之后,党耕町教授接任北医三院骨科第三代“掌门人”。跟前任们一样,党教授非常重视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写病历是令年轻医生“头疼”的苦差事,对此,党教授从医生基本功训练的角度向他们分析着这份“苦差事”的重大意义。他说,写病历除了记载医疗档案,也在训练医生的“侦察能力”,有助于医生从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挖掘深藏其中的疾病本质,形成医生思维、总结临床经验。“学医很苦,而学医就应该是很苦!”在党教授看来,医生接受的训练和磨难与应该掌握的知识成正比。“医学生要想成为一名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好大夫,成为一名能独立处理问题的大夫,必须要经过这种科学的训练,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医生成长必经之路,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熏陶、浸泡。”党教授说,医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工作作风、职业修养的练就,需要在这种“缸”里“腌泡”而来。后来,这种“浸泡式”培训风格也被他延续到对年轻住院医师的培养中。

例行查房历来是住院医师手心冒汗、舌头打结的事。党教授的观点是,查房不仅是检查病人状况,更是病房行政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关口。查房过程中的检查、询问、讨论和决定,主要功能在于解决诊断治疗中的疑难问题,它既能督促医生的责任心,也能培养年轻医生。三级查房制度对医生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科室学术氛围的养成都很重要。

除了业务工作,年轻医生们的业余时间他都管着。有一天,他听说有个年轻大夫礼拜天钓鱼去了。于是,他就问这个“去享受生活”的年轻人:“按照计划,你一个礼拜要看多少书?该记多少英文单词?你完成了吗?”他认为,相对于享受生活,年轻医生应优先考虑完成学习计划。

党耕町教授常提醒年轻医生“要活得清醒一点”。“清醒”的意思是,主治医师阶段要有长远的成长计划,首先是要有足够数量的临床实践积累;其次是要尝试去提高科研技能和思路,并进行基础训练;第三,要树立明晰的外语听写阅读、专业交流程度的目标,制定每周、每月和每年的基本计划。同时,适婚年纪的年轻医生还要处理好家庭问题,否则会影响事业进步。

“团结包容、相互支持、学术氛围浓厚”是三院骨科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优良传统,在这个强大的团队,每个人事业心都很强,都朝着明确的目标在努力,这对年轻医生的成长很有帮助,因此一定要珍惜机遇。

历经六十一载,北医三院骨科老一代为后辈们提供了令同行羡慕的起步平台,后辈们也没有坐在前辈的荫护下乘凉。在党耕町教授、娄思权教授等前辈的教导下,后辈们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很多已在自己的领域成为行业翘楚和中坚力量。

这支实力超群的骨科大家庭强手如云,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在各自的天地里有一番作为,一直以来是三院骨科领导班子努力的方向。

年,刘忠军教授从党耕町教授手中接过科室主任的“接力棒”。年,三院骨科管理团队再次完成新老交替,这个沉甸甸的“接力棒”又传到李危石教授手中。“这两代班子都很团结,责任心都很强。”党耕町教授对第四和第五代科室领导人给予很高评价。

如今,兵强将勇的三院骨科是一个有特色的综合大骨科,在寰枢椎疾病、脊柱退变、脊柱肿瘤、脊柱畸形、脊柱与四肢创伤、老年性骨关节病及关节软骨与韧带损伤等疾病的诊治与研究上取得巨大进步,其疑难重症的诊疗和学术水平在国内靠前,人才梯队也很完善,团队成员医院地位相称,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骨科中心之一。

北医三院骨科的发展史也是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正是在大批像党耕町教授这样的老专家们辛勤哺育下,我国的卫生人才队伍和卫生事业才能不断成长和壮大。吃水不忘挖井人,薪火相传继初心,三院骨科年青的一代将从前辈的创业精神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动力,锐意进取,为把北医三院骨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而继续努力。

来源

《北医人》

北医三院骨科李危石、姜宇、赵旻暐

北医三院订阅号

健康科普

北医三院服务号

就诊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zlff/10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