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推拿手法II
○
○
○
3、掐法(临床急救手法之一)
掐压力宜垂直向下,用力稳实缓和。
主治:临床晕厥等急救,醒神开窍,
中暑,高热,恐惧,小儿惊风等引起的晕厥。
4、拿法:(分为二三四五指拿法)
节律性提捏
适用部位:颈肩部四肢部
主治:头痛,感冒,眩晕,胃脘痛,四肢酸痛,精神不振,颈项强痛,肌肉痉挛等。
1、运法(拇指或中指端)
适用部位:体表
80-次/分
2、按法用力由轻而重
(拇指面按或掌根部鱼际部或全掌)
拇指面按:全身各部穴位及
四肢关节
a主治:尤以心绞痛,胃脘痛,
腹痛,头痛,牙痛,四肢关节
痛见长。
掌按:面积大且平坦,如肩背,
腰骶,胸腹及四肢
b主治:腰背劳损,风湿痹痛,
筋脉拘紧,肌肉痉挛,损伤肿痛,
功能性脊柱侧弯,脘腹疼痛。
Part
02
5、拍法:
虚掌拍击体表,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
适用部位:肩背,腰臀,下肢。
主治:风湿酸痛,局部感觉迟钝,肌肉麻木痉挛。
6、击法:拳击法-拳背部着力;
掌击法-掌根部着力垂直打击;
侧击法-掌指尺侧部着力;
指尖击-示中环三指指端着力;
主治:风湿痹痛,局部迟钝,
肌肉痉挛,头痛。
7、摇法:
功效: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松解粘连,
增加活动,功能作用。
(1)摇肩法:
握手摇肩法(一般顺时针,逆时针摇转8-10次)
托肘摇肩法(一般顺时针,逆时针摇转8-10次)
大幅度摇肩法(一般顺时针,逆时针摇转3-5次)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粘连症。
(2)摇髋法(一般左右各摇转8-10次)
主治:腰腿痛,坐骨股神经痛,
髋部筋伤及酸痛,内收肌损伤,
弹响髋,牵掣痛。
(3)摇颈法
主治: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劳损,
项强酸痛,活动功能障碍。
(4)摇踝法(适度拔伸牵引同时摇转,
一般左右各8-10次)
主治:治疗踝部筋伤,内外踝损伤
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
Part
03
8、扳法
(1)颈部斜扳法(本法仅操作一次)
颈椎定位扳法(本法仅操作一次)
颈部侧扳法(本法仅操作一次)
寰枢关节扳法(本法仅操作一次)
(2)胸椎扳法
扩胸扳法(一般重复扩扳3-5次)
主治:缓解肌痉挛,纠正脊柱侧弯,整复
胸椎小关节紊乱作用。用于治疗胸痛胸闷,
岔气,强制性脊柱炎,菱形肌劳损)
胸椎对抗复位法(一般1次即可整复成功)
主治:纠正胸椎小关节错缝,用于胸椎
后关节紊乱和脊柱畸形矫正。
(3)肩关节扳法
(用于肩周炎,活动功能障碍)
压肩抬举扳法一般3-5次
后伸屈肘扳法一般3-5次
内收扳法一般3-5次
(4)腰部扳法
主治:纠正生理弧度,整复关节错缝,
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关系,解除压迫,
松解神经根粘连等作用。
用于治疗腰突,腰肌劳损,腰腿痛,
腰椎后关节紊乱,滑膜嵌顿,
腰椎后突及侧突畸形。
斜扳法(每斜板1-2次)
后伸扳法(一般重复扳拉5-7次)
顶腰后伸扳法(一般重复提拉5-7次)
9、拔伸法
颈椎拔伸法
(拇指顶推风池穴,利用腕力向上
拔伸牵引颈椎,不做旋转扳)
主治:颈椎病,落枕,颈项部软组织损伤,
寰枢间隙不对称等。
肩关节拔伸法
(一般重复拔伸牵引3-5次)
主治:肩周炎相关。
腕关节拔伸法
(一般重复拔伸牵引3-5次)
主治:腕部筋伤,腕关节骨错缝,
腕关节三角软骨盘损伤及关节功能障碍。
指间关节拔伸法
(一般重复拔伸牵引3-5次)
主治:指间关节损伤及脱位,狭窄性腱鞘炎,
侧副韧带损伤。
基本推拿手法II
○
○
○
若文章有纰漏,请及时联系作者。
若文章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
长按识别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