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触诊诊断学之征象和特殊试验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肌力测定标准: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微弱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Ⅱ级:肌肉收缩能移动关节,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Ⅲ级:肌肉收缩能对抗地心引力,但不能对抗阻力。Ⅳ级:肌肉收缩时,除能对抗地心引力外,还能对抗一定程度的阻力。Ⅴ级:肌力正常。1、替尼尔(Tinel)征是判定神经功能有无恢复的一种检查方法。在神经干损伤部位以下由远而近地轻轻叩击,如在该神经分布区有麻刺或蚁行感,即为神经已开始再生。2、霍夫曼(Hoffmann)征医生用左手托住患者手部,以保持轻度伸腕,用右手食、中指夹住患者中指,以拇指甲急速刮弹中指指甲,引起拇、食指屈曲为阳性。3、巴宾斯基(Babinski)征患者仰卧,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左手握踝上部固定小腿,右手持钝尖的金属棒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正常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彬斯基征阴性。如出现趾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开,为阳性。附:夏道克(chaddock)征,划足背外侧缘;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推胫骨嵴;戈登(Gordon)征,捏腓肠肌。这3种检查可出现与巴宾斯基征相同的现象,但阳性率较低。4、髌阵挛患者仰卧,腿伸直,医生以拇、食指抵住髌骨上极,急促用力下推髌骨,然后放松,引起髌骨连续上下移动者为阳性。5、踝阵挛医生一手托住腘窝,使膝关节半屈,一手握足,急促用力背屈踝关节并维持背屈状,踝关节出现连续交替的伸屈运动为阳性。当椎体束发生病变时,可出现上述4种(2~5)病理反射,故将其统称为椎体束征。6、.克尼格(Kernig)征患者仰卧,一腿伸直,将另一下肢屈髋屈膝,然后伸展小腿,如出现大腿后侧肌肉痉挛,抵抗伸膝时,则为阳性。7、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患者仰卧,将其颈前屈,如出现双髋、双膝屈曲,则为阳性。后两种(6、7)病理反射为脑膜刺激征。8、拉塞格征又称直腿抬高试验。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正常人可抬高70度以上,如抬高不到30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阳性。以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另一侧。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或腰骶神经根炎。自主神经检查1.皮肤划痕试验用棉签棍或火柴棍在皮肤上划过,正常反应是红色划痕,几十秒或数分钟内消失。若变红的区域很宽,并隆起或持续时间长(10分钟),则表明血管以扩张反应占优势;如果划过之后,出现苍白划痕,则说明血管以收缩反应占优势。2.发汗试验神经损伤后,其支配区域可无汗或少汗。测定无汗的范围常用米诺尔法:在伤肢涂1%?2%碘液,待干燥后,再撒一层淀粉,然后人工发汗,如喝热茶,出汗区域变成蓝色,无汗区域不变色。3.霍纳(Horner)征表现为患侧瞳孔缩小,睑裂狭小,眼球内陷。多见于颈交感神经干病变。颈部特殊实验:   (一)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en试验。此试验机理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患侧上肢反射性窜痛。检查时,让患者颈部前屈,医生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呈反方向牵拉,如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若在牵拉的同时,迫使患肢作内旋屈腕动作,称为Eaten加强试验。(二)头部叩击试验: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顶,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若患者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有窜痛、酸麻,则试验为阳性。(三)椎间孔挤压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ling试验。患者取坐位,头部微向病侧侧弯,医生立于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施加压力,如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原因在于侧弯使椎间孔变窄,挤压头部使椎间孔更窄,故神经根挤压症状更加明显。(四)Jackson压头试验: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和后伸位时,医生于头顶部依纵轴方向施加压力,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加重,称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五)深呼吸试验:深呼吸试验又称阿德森(Adson)试验。患者端坐凳上,两手置于膝部,先比较两侧桡动脉搏动力量,然后让患者尽力抬头作深吸气,并将头转向患侧,同时下压肩部,再比较两侧脉搏或血压,若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血压降低,即为阳性。说明锁骨下动脉受到挤压,同时往往疼痛加重。相反,抬高肩部,头面转向前方,则脉搏恢复,疼痛缓解。主要用于检查有无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六)挺胸试验:患者立正站立,挺胸,两臂后伸。此时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臂和手部有麻木或疼痛,即为阳性。用于检查肋锁综合征,即锁骨下动脉及臂丛神经在第一肋骨和锁骨间隙受压迫。(七)压肩试验:医生用力压迫患侧肩部,若引起或加剧该侧上肢的疼痛或麻木感,则表示臂丛神经受压。主要用于检查肋锁综合征。(八)超外展试验: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将患肢被动地从侧方外展高举过肩过头,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用于检查锁骨下动脉是否被喙突及胸小肌压迫,即超外展综合征。(九)间歇疲动试验:双臂平举外展90度,外旋位,令手连续做快速握拳松开动作,如患者于数秒内出现前臂疼痛,上肢因疲倦而逐渐下垂则为阳性。提示有胸廓出口综合征。(十)颈椎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在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果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腰部特殊实验:   (一)拾物试验:拾物试验主要用于检查小儿弯腰活动是否受限的试验。地上放一物,嘱患儿拾起。正常时是弯腰、屈髋、半屈膝,自然协调地拾起地上之物。如有腰部疼痛性疾病,患儿则屈膝、屈髋、腰部僵直,一手撑在膝上,另一手慢慢拾起地上之物,称为拾物试验阳性。(二)屈颈试验:屈颈试验又称林纳尔(Linder)征。患者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使坐骨神经处于紧张状态,然后被动或自动作屈颈动作。正常时,下巴可触及胸骨,并且无明显不适。如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三)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又称拉赛格(Lasegue)征。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医生一手压住其膝部,一手托住其足跟,将腿徐徐抬起。正常人腿抬高可达70度?90度,并不会引起疼痛。如在上抬过程中,出现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布瑞嘎(Bragard)附加试验。直腿抬高引起下肢放射痛时,将下肢降低许至刚刚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高度,尽力背屈踝关节,如再次起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能进一步证明神经根受压。(五)健肢抬高试验:健肢抬高试验又称法捷菲坦(Fajersztain)试验。患者仰卧,当健肢直腿抬高时,患肢出现放射痛则为阳性,提示有腋下型椎间盘突出或大块椎间盘突出。(六)仰卧挺腹试验:患者仰卧,双肘与足跟撑住床面,用力抬臀部和背部,出现患肢放射痛则为阳性,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七)Milgam征: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同时抬高,离床约2寸,然后尽可能保持这一姿势。观察疼痛出现的时间,正常者可维持30秒钟以上无明显不适。如出现下肢放射痛则为阳性,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其阳性率较高,且假阳性较少。(八)Goldthwait试验: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医生一手放在患者的下腰部作触诊,另一手握住患者跟部作直腿抬髙。在抬腿过程中,首先是腘绳肌逐渐被拉紧,随之骨盆旋转,下腰段脊柱发生屈曲运动。如在腰脊柱未运动之前,患者已感觉疼痛,说明病变在腰骶关节;如疼痛发生在腰脊柱运动之后,则说明病变可能在骶髂关节。(九)髋膝屈曲试验:患者仰卧,双髋双膝尽量屈曲。医生可一手按压双膝部,一手托住颈肩部使其胸膝尽量贴紧。如出现腰骶部疼痛,提示有腰骶关节病变。(十)儿童腰部伸展试验:医生握住患儿双侧足跟上提,正常时腰段前凸增大。如小儿腰椎有病变,竖脊肌痉挛,则腰段脊柱无活动,僵硬平直,并随臀部离开床面。(十一)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下肢伸直。医生一手按住臀部,一手托住小腿,上抬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如大腿前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有腰2、3或腰3、4椎间盘突出。(十二)跟臀试验:跟臀试验又称Ely征。患者俯卧,医生握住其踝部屈曲膝关节,使足跟贴住臀部,然后使腿过伸。如大腿前部出现疼痛者,提示有腰3、4或腰2、3椎间盘突出。骨盆特殊实验:   (一)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患者仰卧,医生两手放在患者两侧髂翼上,向中线挤压;或叫患者侧卧,医生按压上方的髂翼,称为骨盆挤压试验。患者仰卧,医生双手交叉(亦可不交叉)放在患者两侧髂前上棘处,向外下用力下压,称为骨盆分离试验。两个试验常同时作,意义相同。出现疼痛,即为阳性。见于骨盆环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二)“4”字试验:患者仰卧,健肢伸直,患侧髋、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外展,外旋,将足外踝放在健侧大腿上,两腿相交成“4”字。医生一手放在患者对侧髂翼上以固定骨盆,另一手放在患肢膝内侧向下压。正常者可将膝外侧压至床面而不出现疼痛。如在下压过程中诱发出胝髂关节处的疼痛,即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病变,如损伤、结核、类风湿等。(三)床边试验:床边试验又称骶體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征。患者仰卧,患侧靠床边,使臀部稍突出,大腿能垂下床边为宜。健肢屈髋屈膝,患者双手抱健膝于胸前。医生一手按住健肢膝部稳定骨盆和脊柱,另一手按压患侧大腿使髋关节过伸。出现骶髂关节处的疼痛并向大腿放射,即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病变。(四)伸髋试验:伸髋试验又称Yeoman征、Gittis征。患者俯卧,患者屈膝90度。医生一手按压无痛的一侧骶髂关节以固定骨盆,手指放在患侧骶髂关节上进行触诊;另一手握住患侧踝关节向上提,或托住膝部向上抬,使髋关节过伸。如出现骶髂关节处疼痛,即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病变。(五)斜扳试验:斜扳试验又称唧筒柄试验。患者仰卧,患肢充分屈髋屈膝,髋内收、内旋。医生一手按住患侧肩部以固定躯干,另一手按住患侧膝部外侧向对侧推压。如出现骶髂关节疼痛,即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病变。(六)坎贝尔试验:坎贝尔试验又称Compbell征。此试验用于确定病变发生在骶髂关节还是腰骶关节。患者取站立或坐位,令其躯干前倾。若骨盆不动,躯干可以前倾,病变可能在骶髂关节;倘若病变位于腰骶关节,患者可能为骨盆和躯干同时前倾。肩部特殊实验:(1.肩关节外展试验:患者取坐位或者立位,患侧上肢自然下垂,然后缓慢外展上举。观察患者有无疼痛或者活动受限。若在一角度出现疼痛或者疼痛加剧,则为阳性。2.、开始外展就有疼痛,见于锁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肱骨骨折,肩胛骨骨折或者肩周炎等;3.、外展越接近90°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4.、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上举时反而疼痛减轻或者不痛,可能为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或三角肌损伤;5.、外展至上举在60~°范围内出现疼痛,称“疼痛弧”。此范围外的活动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腱炎或者冈上肌损伤6.、肩锁关节病变的疼痛弧在肩关节外展~°范围内;7.、被动外展超过90°以上,肩峰处有疼痛,有可能使肩峰骨折。肘部特殊试验:1.Huter线与三角:Huter线与三角又称肘后三点与肘后三角。正常肘关节完全伸直位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3个骨突,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完全屈曲时,3个骨突构成等腰三角形。肱骨髁上骨折,三点位置关系保持正常;肘关节后脱位时,三点位置关系改变。2.密尔(mill)征:密尔征又称网球肘试验。嘱患者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3.柯生(cozen)试验:患者伸肘、伸腕,并握拳。医生用一手固定其前臂,另一手握住患者拳头,使其屈腕,与患者伸腕动作相对抗。此时,如出现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即为阳性。其意义同密耳尔征,且阳性率更高。4.肘关节外翻挤压试验:肘关节伸直位,医生一手抵住肘关节外侧,使肘关节被动外翻。如有疼痛,即为阳性。见于桡骨小头骨折。5.前臂屈肌紧张试验:患者伸肘,握拳,手背贴在桌上。医生压住其拳的掌侧面,以对抗其屈指和屈腕,使前臂屈肌群紧张。此时,如内上深处疼痛,即为阳性。见于肱骨内上髁炎。腕部特殊试验1.Ecoff征:患者握拳,拇指在其余四指之下,使腕关节做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见于桡骨茎突腱鞘炎。2.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腕关节于中立位,并被动向尺侧偏斜并挤压,下桡尺关节疼痛,即为阳性。见于三角软骨盘损伤、尺骨茎突骨折。3.前臂直尺试验:腕与指皆伸直,以前臂内侧和掌内侧缘放在桌上或直尺上,小指内侧缘和肱骨内上髁与桌面(或直尺)接触。正常时,尺骨茎突不能同时与桌面(或直尺)接触。如患者的尺骨茎突也同时与桌面(或直尺)接触,即为试验阳性。可见于科雷骨折。4.芬斯蒂夫(Finstever)征:患手握拳时,其第3掌骨头“缩短”呈凹陷,即为阳性,提示有月骨脱位或骨折存在。5.屈腕试验:腕关节掌屈90度,40秒后患手桡侧3个半手指出现感觉异常、麻木或划痛等症状或上述症状加重者,属阳性。常提示有正中神经受压,多见于腕管综合征。髋部特殊试验:   (一)屈髋挛缩试验:屈髋挛缩试验又称托马斯(Thomas)征。患者仰卧,健侧髋关节尽量屈曲,大腿靠近腹壁,使腰椎紧贴床上,再嘱患者伸直患肢。若不能将患肢平放于床面或患肢平放床上时腰椎离开床面,出现代偿性腰椎前凸即为阳性,说明该髋有屈曲畸形。患肢大腿与床面所成角度,即为髋关节屈曲畸形之角度。(二)单腿独立试验:单腿独立试验又称屈登伦堡(Trendelenburg)试验。嘱患者先用健侧下肢单腿独立,患侧下肢抬起,患侧骨盆及臀皱襞上升,即为阴性。再用患肢独立,健肢抬起,则健侧骨盆及臀皱襞下降,即为阳性。提示髋关节不稳或臀中、小肌无力。(三)髂、坐骨结节连线:髂、坐骨结节连线又称内拉通(Neleton)线。在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最突出部之间做一直线,当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屈髋90度?度,或当患者仰卧,屈髋45度位时,正常情况下,该连线应经过大粗隆顶端,或大粗隆顶端最多不超过该连线1厘米。超过1厘米时,表示大粗隆已上移。(四)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又称布瑞安(Bryant)三角。患者仰卧位,自體前上棘向床面做垂线,再经大粗隆顶点做一水平线,两线交点与大粗隆顶点间的距离,在正常成人约5厘米。若再将大粗隆顶点与髂前上棘做一直线,使上述3条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若直角两边等长(等腰三角形),则为正常。与健侧比较,若大粗隆向上、向下移位,则水平距离较健侧增长、缩短或三角形两直角边不等长。(五)休马克(Schoemaker)线与卡普兰(Kaplan)点: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中立位,在两大粗隆顶端与髂前上棘之间各做一直线,并向腹壁延长,此线称休马克线。正常情况下,两延长线交点应在脐部或脐上,该交点即为卡普兰点。如交点下移至脐下中线旁,则提示一侧大粗隆上移,说明股骨头、颈有缩短性病变。(六)掌跟试验:患者仰位,患肢伸直,医生用伸直的手掌托起患肢足跟,若足发生外旋,即为阳性。在有无嵌入的股骨颈骨折和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常因骨折外旋肌的牵拉作用使足发生外旋畸形。(七)望远镜征:望远镜征又称套叠试验。此为检测髋关节稳定性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检查。患儿仰卧位,医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大腿做来回推拉动作。若察觉有轴动或见大粗隆随推拉上下移动,即为阳性。(八)艾利(Allis)征:患者仰卧位,两髋及膝屈曲,两足跟并齐平行放于床面观察。若两膝不等高,即为阳性。提示有髋关节后脱位或股骨、胫骨中任一骨的短缩。(九)髂胫束紧张试验:髂胫束紧张试验又称欧伯(Ober)试验。患者健侧侧卧位,屈曲髋关节,以消除腰椎前凸。医生立于患者背后,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肢髋部并屈膝90度;然后外展患侧大腿,同时伸直,使与躯干处于同一直线。正常时迅速松手,则因阔筋膜张肌收缩,肢体稍上举后便渐次坠落。若患肢仍可被动地维持于外展位,或强行内收时则引起腰椎向患侧侧凸,即为阳性,表明髂胫束有挛缩。(十)蛙式试验:蛙式试验又称双髋外展试验。婴儿平卧于检查床上,医生用手支持两侧膝部。先将双髋、膝屈曲至90度,然后再将两髋关节外展、外旋各90度。正常婴儿,双膝外侧应能触及桌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患侧出现外展受限或膝部不能触及桌面,称蛙式试验阳性。膝关节特殊试验:   (一)浮髌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股四头肌完全放松,使髌骨能随意向两旁推动。医生一手加压髌上囊,驱使积液进入关节腔;另一手食指尖轻柔而快速地点压髌骨。若能感到髌骨在被指尖点压下,不断碰撞股骨髁,立即弹回,浮髌试验即为阳性。关节积液量一般超过10毫升,即可呈现浮髌现象。(二)髌骨摩擦试验:患者仰卧位,下肢肌肉放松。医生一手握踝上,另一手置于髌骨上轻握膝部。医生将膝关节和髋关节作被动伸屈活动时,若听到或感到一种如车轮在沙地上滚过的声音或感觉——较粗糙的摩擦音或摩擦感,即为髌骨摩擦试验阳性。阳性表示髌骨软骨面退行性变。(三)关节分离试验:关节分离试验又称侧方挤压或侧副韧带紧张试验或波勒(Bohler)征。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医生一手握患肢踝上部,另一手按住膝关节,对抗性地将膝向内或向外推顶,使内或外侧副韧带紧张。若在膝内或外侧产生疼痛或小腿异常摆动,即为阳性。阳性表示侧副韧带松弛或断裂。(四)抽屉试验:抽屉试验又称德韦尔(Drawer)试验。患者仰卧,患肢屈膝约80度。医生双手抱住膝部下方,向前后推拉。若小腿上端过度向前移位,表示前交叉(前十字)軔带松弛或断裂;如小腿上端过度向后移位,则表示后交叉(后十字)韧带松弛或断裂。(五)重力试验:当半月软骨发生盘状变异或损伤时,可在膝关节出现弹响声。当不能确定弹响声来源于内侧或外侧时,本法有帮助定位的作用。患者侧卧,医生一手掌托住大腿侧方或垫一枕。嘱患者主动伸屈膝关节,若患肢在上时,如弹响减弱,则弹响和病损在外侧;如弹响增强,则弹响和病损在内侧。若患肢在下时,如弹响减弱,则弹响和病损在内侧;如弹响增强,则弹响和病损在外侧。(六)过伸试验:过伸试验又称琼斯(Jones)征。患者仰卧。医生一手按定膝部,另一手握小腿上部,将小腿上提,使膝关节作被动过伸活动。若在膝前产生疼痛,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半月软骨前角受挤压产生疼痛,表示有半月软骨前角损伤;另一种是髌下脂肪垫增厚,遭受挤压产生疼痛。上述两种情况应结合临床加以区别。(七)研磨试验:研磨试验又称阿泼来(Apply)试验。患者俯卧位。医生一手按定大腿,另一手握持患肢足部或医生将膝部置于大腿后部固定大腿,用双手握持足部作检查。将小腿向膝部加压,同时将足内旋或外旋,并将膝关节作屈伸活动。如在此过程中出现疼痛,则为阳性,表示有内侧或外侧半月板破裂。可依疼痛发生时膝关节角度,判定半月软骨破裂的部位。屈曲最大限度时,应疑为后角破裂;90度时,为中央破裂;近伸直时,为前角破裂。为区别于韧带损伤产生的疼痛,应将患足向上牵拉提起,以减轻胫骨平台对半月软骨的挤压,同时再行足内旋或外旋时的伸、屈膝活动。此时产生疼痛,应疑为韧带损伤。(八)半月板弹响试验:半月板弹响试验又称麦克马瑞(Me.Murray)征。患者仰卧。医生固定膝部,另一手握足跟或踝部,将膝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小腿置于各种轴位,行伸屈膝关节活动。视“弹响”出现时限,判断半月软骨可能损伤的部位。①小腿内收外旋,同时伸屈膝关节,如有弹响声,说明内侧半月软骨可能有破裂。②小腿外展内旋,同时伸屈膝关节,如有弹响声,说明外侧半月软骨可能有破裂。③膝关节极度屈曲时发生弹响声,应为半月软骨后角破裂。④膝关节处在90度左右时发生弹响声,应为半月软骨中央破裂。在进行此项试验时,应注意与髌骨摩擦或肌腱弹拨发出的响声相鉴别。(九)推髌试验: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医生用拇、食指下推髌骨,并适当用力抵住髌骨,嘱患者突然用力上拉髌骨,如出现髌骨间剧痛,即为阳性,提示有髌股关节炎。正常者做此试验亦有轻度疼痛,应注意鉴别。手部特殊检查一)扳机指检查法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指不能自如屈伸,当屈曲(或伸直)到一定程度时,感到有阻力,须用力屈(伸),严重时须用另一手扳动,患指才如枪机般突然屈曲(或伸直),并且常伴有“咔哒”声,故称扳机指。有时在该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米粒大的结节,随该指屈伸而活动。(二)手指中轴检查法正常握掌时,拇指除外,其余四指中轴线指向舟骨的隆起处。当各指半屈曲位时,各指甲的中轴排列方向也同样如此。如某指的指骨或掌骨骨折,出现旋转畸形时,则该指中轴产生偏斜。(三)夹纸试验将一纸片放在患侧手指间,叫患者“用力夹紧”,如医生能轻易抽出纸片,即为试验阳性,说明其骨间肌无力。足部特殊实验:   (一)赫尔本(Helbing)征:正常站立时,跟腱长轴应与下肢长轴平行。足外翻时,跟腱长轴向外偏斜,偏斜程度和外翻程度成正比。(二)基恩(Keen)征:若内、外踝横径增大,为此征阳性。如波特(Pott)骨折(即踝关节外展型骨折)脱位时,两踝横径增大。(三)跖骨头挤压试验:医生一手握患足跟部,另一手横行挤压5个跖骨头,若出现前足放射样疼痛者即为阳性。如跖痛病、跖骨痛、扁平足、莫顿(Morton)病等。(四)捏小腿三头肌试验:患者俯卧,足垂床沿下,捏患肢小腿三头肌肌腹,正常时可产生足跖屈,如跟腱断裂,则无跖屈动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zlff/1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