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因较为复杂而且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胚胎有原始的缺陷、羊水过多、韧带的松驰、胎儿在宫内的位置及产后位置有关。婴儿出生后股骨头在关节内是松驰的,可自由出入于髋臼,若此时得以恢复正常位置,数周即可治愈,发展成为完全正常的髋关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典型病理变化是关节囊松弛、圆韧带伸长、髋臼周径略小。行走前主要变化在软组织,行走后软组织变化加重,骨开始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
新生儿及婴儿期先天性髋脱位不易发现,多由患儿母亲发现肢体异常,关节活动受限制,肢体呈屈曲状不敢伸直,活动较健侧差、无力,牵拉时能伸直,松手后又屈曲,部分患儿下肢呈外旋位、外展位或两下肢呈交叉位,甚至髋关节完全呈僵硬状态,少数患儿牵动患肢哭闹并有弹响声。检查外展试验阳性或强阳性,臀纹和大腿皮纹不对称,大转子向外隆起,髋臼比正常浅,出生时只在髋臼后外方有一间隙或沟,逐渐失去圆形变为三角形。臀部较平坦,单侧脱位见患肢短缩,Allis征阳性,弹跳征阳性,X线检查髋臼指数(髋臼角)大于30°,Perkin线测量法,股骨颈喙突明显在Perkin线以外。
幼儿期先天性髋脱位患儿已站立行走,一般不难诊断,患儿站立行走较晚,站立位臀部后耸,腰部前凸,双下肢不对称,患肢短缩,步态呈摇摆或跛行,双侧脱位及年龄大者呈典型“鸭步”。检查患肢短缩,外展受限,股骨头外形正常骨化较迟,软骨性头与髋臼不相称,并逐渐变扁。股骨颈缩短,前倾角增加。大转子上移,无痛,关节活动不受限,望远镜试验阳性,Tredelenburg试验阳性。X线检查:股骨头脱出髋臼向外上移位,越出Perkin方块外,进入第一、四象限,shenton线中断,CE角减小,髋臼指数增大。
治疗
1.正骨手法先行复位,用Allis法,以右髋为例,麻醉后患儿仰卧,术者右手握右小腿上部及膝关节,前屈内收牵引,左手拇指扣住髂前上棘,余指按住大转子由后向前推动,使股骨头滑入凹内,可感到复位的弹响。
2.外固定方法
(1)连衣挽具用于新生儿至六个月婴儿。根据Pavlik挽具的特点,由衬衫、袜套及前后连接带组成,承受压力均匀,适合穿戴,易于接受。衬衫可做的合身、妥贴,连接之后才能保持在外展屈曲位(蛙式位),配戴时间2-4个月。生后两个月内发现并进行治疗,固定时间基数为六周,每迟诊断一个月,固定时间增加一个月。
(2)铝板蛙式支架用于六个月至三岁的患儿。复位后使髋保持在蛙式位或髋稳定的屈曲外展位,安装铝板支架,将肩胸带与铝板支架连接起来,每月调整松紧度,时间六个月。
不需宣传只需体验真实分享让你的价值被国家食药总局156批次防晒类化妆品防晒剂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