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相信大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陌生,患病年龄平龄在30-50岁,当然年轻人患病的也不在少数,与大家平时的坐姿、睡姿有着必然的联系,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疾病。
生活中很多人在忍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折磨,不仅影响工作,还有可能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一直以来,人们觉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只是跟自己的运动、坐姿、睡姿等相关,他们一定想不到其实与饮食也是息息相关的!下面就让深圳市名中医、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祚邦主任给大家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们的饮食到底有什么禁忌吧!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代医家张仲景就提出了有关饮食禁忌的问题,其中很多观点在现今看来仍很实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积极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同时,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
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因此食物同中药一样也是有四气五味的(例如韭菜属辛热,冬瓜属甘寒),也都会有忌口的讲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应视自身具体的病情做出一定的选择,对有些食物要注意一定的禁忌,以免导致疾病缠绵不愈或者加重。
寒湿型
寒湿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该少吃大寒性的食物及肥腻的食物。因为寒性的食物容易损伤胃阴,影响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肥腻的食物容易滋生湿邪,湿性黏滞,容易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缠绵难愈。
湿热型
湿热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要大量进食滋腻厚味的食物和酸、热、甘性食物,特别是甘性的食物一定要少吃。补益性较强的甘性食物往往在滋阴的同时易化湿生邪,使得本就已经不畅的气机更瘀滞,血行不畅,加重病情,如肥肉、鸡肉等;酸味在中医的四气五味理论中具有收敛的功效,容易敛邪,使驱邪无力;热性的食物可以助体内的热邪……内外因素一同作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缠绵难愈。
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注意忌吃苦、寒、酸性味的食物及肥腻的食物,忌过量食用热、辛、甘、温性味的食物及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苦寒的食物不利于气机的运行,酸性收敛,不利于行气活血,肥腻的食物和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化生湿邪、阻碍气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不利的。过量热、辛的食物容易引起体内阳盛,导致中医传统理论中出现的“壮火食气”的现象,对气滞血瘀型患者是不可取的。
肾虚型
肾虚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注意忌食酸、苦、寒凉的食物。酸味食物常伴寒性,常称酸寒,酸寒之品不利于补阳。苦性入心,心在五行属火,肾属水,水火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相辅相成,达到水火既济的和谐状态,但是火过于强了则有可能灼干阴水,不利于补肾阴。寒性凝敛收涩,克温,过食寒凉之品不仅不能补肾阳,还有可能使肾阳日见衰微。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怎么治疗?
1.针灸:上医名中医诊疗中心继承祖国传统针炙术,采用无痛进针法,运用特定手法直接作用于患者特定穴位、经络,运用手法,行不同强度的刺激,以调整营卫气血,疏通经络,祛风散寒,进而达到缓解和治疗腰椎病的目的,无痛进针,安全可靠。
2.艾灸: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起到温经散寒、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等作用。
3.腰椎间盘三维牵引复位术:传统中医正骨理论,结合现代高科技电脑计算机精确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通过瞬间的三维立体调整,使腰椎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纠正椎间盘受力不均、突出的间隙瞬间产生负压促使突出髓核吸纳复位,依次达到消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从根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