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运动系统第四单元脊柱脊髓损伤和骨盆骨折讲

第一节 脊柱骨折

  一、分类   1.胸腰段脊柱骨折分类

损伤情况

稳定与否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

前柱

稳定

2.稳定性爆破型

前柱+中柱

稳定

3.不稳定性爆破型

前柱+中柱+后柱

不稳定

4.Chance骨折

椎体水平撕裂

不稳定

5.屈曲-牵拉型损伤

前柱因压缩力量而损伤,中、后柱因牵拉张力而损伤;

潜在性   不稳定

6.脊柱骨折-脱位(移动性损伤)

前柱+中柱+后柱   脱位程度重于骨折

不稳定,极严重,脊髓损伤难免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      2.稳定性爆破型破裂      3.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      4.Chance骨折——椎体水平撕裂      5.屈曲-牵拉型损伤      6.脊柱骨折-脱位(移动性损伤)   (1)单纯性楔型压缩性骨折   (2)稳定性爆破型骨折   (3)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   (4)Chance骨折   (5)扭曲-牵拉型损伤   (6)骨折-脱位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分类

损伤情况

稳定与否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

前柱

稳定

2.稳定性爆破型

前柱+中柱

稳定

3.不稳定性爆破型

前柱+中柱+后柱

不稳定

4.Chance骨折

椎体水平撕裂

不稳定

5.屈曲-牵拉型损伤

前柱因压缩力量而损伤,中、后柱因牵拉张力而损伤;

潜在性不稳定

6.脊柱骨折-脱位   (移动性损伤)

前柱+中柱+后柱   脱位程度重于骨折

不稳定,极严重,脊髓损伤难免

  见于第6型,当关节突完全脱位时,下关节突移至下一节脊椎骨的上关节突的前方,互相阻挡,形成关节突交锁。   2.颈椎骨折的分类(总体分为3类:屈曲——垂直——过伸)

分为

(1)屈曲型损伤

1)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扭伤)   2)双侧脊椎间关节脱位   3)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2)垂直压缩所致损伤

1)第一颈椎双侧前、后弓骨折(Jefferson骨折)   2)爆破型骨折:多见于颈5、颈6椎体,截瘫率高

     Jefferson骨折

(3)过伸损伤

1)过伸性脱位:最常发生于高速驾车急刹车或撞车。   2)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又名缢死者骨折)。

  枢椎椎弓骨折(缢死者骨折)      

(4)齿状突骨折

1)第1型,齿状突尖端撕脱骨折;   2)第2型,齿状突基部、枢椎体上方横形骨折;   3)第3型,枢椎体上部骨折,累及枢椎的上关节突。

  二、临床表现   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坠落,重物撞击,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胸腰椎损伤: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腹痛、腹胀甚至肠麻痹症状(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经节,使肠蠕动减慢)。   3.查体:中线部位局部肿胀和明显压痛——提示后柱已有损伤;可摸到后凸畸形。   4.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者:感觉或运动障碍。   5.多发伤:可合并有颅脑、胸、腹脏器的损伤。   三、影像学检查(注意:与其他骨折不完全一样,因为有脊髓)   1.X线:首选。   2.CT:凡有中柱损伤或有神经症状者均需做。   3.MRI:疑有脊髓损伤者应做MRI检查。         四、急救搬运方法——至关重要   常用担架、木板或门板搬运。   1.胸腰椎损伤:   (1)平托法:三人用手同时平托将伤员移至担架或木板上。   (2)滚动法:两至三人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成一整体滚动至担架或木板上。               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   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脊柱和脊髓的损伤。   2.颈椎损伤:   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移动。      五、治疗(以挽救伤员生命为主,优先治疗其他损伤而非脊柱骨折)   1.有脊髓压迫者,应及早手术解除压迫,把保证脊髓功能恢复作为首要问题。   手术指征:①颈、胸、腰椎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②影像学显示有骨折碎片进入椎管内压迫脊髓;③截瘫平面不断上升;④手法复位不满意。   2.有骨折脱位的尽快复位固定。   3.积极防治并发症。      

第二节 脊髓损伤

  一、脊髓损伤的分类

1.脊髓震荡

①最轻微,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无病理变化。   ②伤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   ③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可完全恢复。

2.脊髓受压

①骨折移位,碎骨片或破碎的椎间盘挤入椎管内;   ②皱褶的黄韧带与急速形成的血肿压迫。   预后:及时去除压迫物,可望部分或全部恢复脊髓功能,压迫过久则无望恢复。

3.脊髓挫伤与出血

脊髓实质性破坏,挫伤程度不同,预后极不相同。

4.脊髓断裂

预后恶劣,恢复无望。

5.马尾神经损伤

原因:第2腰椎以下骨折脱位;   表现:受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损伤节段

后果

颈段

“四瘫”

上颈椎:四肢均为痉挛性瘫痪

下颈椎:下肢为痉挛性瘫痪,但上肢为弛缓性瘫痪。

胸腰段

“截瘫”:下肢感觉与运动障碍。

脊髓圆锥

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

马尾神经

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性锥体束征(-)。

  简单   记录肢体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的功能情况,相加。   功能完全或接近正常——0;   功能部分丧失——1;   功能完全或接近完全丧失——2。      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的表现,称为脊髓休克,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现象。   2-4周后: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1)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2)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   (3)压疮。   (4)体温失调。   三、治疗   1.合适的固定——防止因移位而产生脊髓的再损伤。   2.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   (1)地塞米松滴注。   (2)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3)20%甘露醇滴注。   (4)高压氧。   

第三节 骨盆骨折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1.强大外伤史:如车祸、高空坠落等(骨盆边缘撕脱骨折和骶尾骨骨折除外)。   2.血压低、休克(有严重多发伤)。   3.若出现血尿:考虑有尿道、膀胱或肾的损伤。   4.体征:   ①骨盆挤压和分离试验阳性;      ②肢体长度不对称;   ③会阴部瘀斑——耻骨和坐骨骨折的特有体征。   5.影像学:X线、CT(常规)。   二、常见并发症   1.腹膜后血肿。   2.腹腔内脏损伤。   3.膀胱或后尿道损伤。   4.直肠损伤。   5.神经损伤:主要是腰骶神经丛与坐骨神经损伤。   三、治疗   1.有休克时应积极抢救,首先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对腹膜后出血,应密切观察,进行输血、补液,在进行腹腔手术时,应注意切勿打开后腹膜血肿。   2.骨盆骨折本身的处理(非重点,了解)

分类

处理

(1)骨盆边缘性骨折

1)无移位者:不必特殊处理。   2)极少数骨折片翻转移位明显者:手术

(2)尾骨骨折

卧床休息。

(3)骨盆环单处骨折

卧床休息。

(4)骨盆环双处骨   折伴骨盆环断裂

手术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

(5)单纯性耻骨   联合分离

轻度:骨盆兜悬吊固定。   重度:切开复位内固定。

     某建筑工人,40岁,从高处坠落,腰背挫伤,双下肢弛缓瘫痪,来院急诊。检查见腰部不能活动,双侧腹股沟以下感觉、运动及反射消失。X线显示T12椎体压缩性骨折。入院后2小时其双下肢功能逐渐恢复。该患者的脊髓伤可能是   A.脊髓震荡   B.脊髓出血   C.脊髓水肿   D.脊髓受压   E.马尾损伤

    A

  (1—3题共用题干)   男,45岁,从高处跳下,双下肢顿时感到无力。   1.正确的急救运送方法是   A.双人扶着让病人走   B.一人抬头,一人抬脚运送   C.一人抱着运送   D.一人背着运送   E.躺在木板床上运送

  E

  2.在急诊室首先做的影像学检查是   A.MRI   B.B型超声   C.核素骨扫描   D.X线   E.CT

  D

  3.如果检查显示胸12压缩性骨折超过1/5,并有骨块进入椎管,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牵引   B.早期背伸锻炼   C.双桌法过伸复位   D.仰卧硬板床,背部垫高   E.及早手术解除脊髓压迫

  E

医考过关越来越难,为了能顺利通过今年的执业医师考试,请童鞋们在阅读完文章后点击阅读原文,注册我们的会员,然后选择医师栏目课程报读我们的培训班,保证你过关!如有不懂请咨询周老师







































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
偏方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zlff/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