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的上班族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随着相关研究发现,年轻人患上此疾病的几率是越来的越大了,那么患上这个疾病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吧。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6.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临床分型及病理
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1.膨隆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3.脱垂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4.Schmorl结节
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神经系统表现
(1)感觉障碍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肌力下降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4)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检查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治疗
医院可根据病理分型选择阶梯治疗方案:
1.非手术疗法
将针灸、推拿、牵引、小针刀、中药熏蒸等传统理疗与液体刀技术、离子导入、红外线、热疗、超声波、SDS非手术减压等现代理疗技术巧妙组合。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2、微创介入治疗
通过臭氧、激光、射频、等离子技术消融突出的髓核组织,从而缓解或消除其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干扰椎管内结构、安全性高、费用低等特点。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病人,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3、脊柱内镜技术
是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最新进展的代表,利用内窥镜技术将视野放大20至60倍,镜下摘除突出髓核组织。与传统开刀相比,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适应于椎间盘严重突出或脱出型。
4、手术治疗
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近年来微创通道内减压融合内固定技术可使手术损伤明显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医院脊柱外科是浙江省临床特色学科、舟山市医学重点学科。医院脊柱外科成立协作病区,由国内医院脊柱外科专家贾连顺教授领衔的十余位专家每周六前来查房、门诊、手术指导。该科的颈椎病特色治疗被列为浙江省中医药优势病种建设项目,是舟山市唯一通过浙江省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价的医疗机构。目前病区开放病床51张,年门诊近2万人次,年手术近千例。多项课题荣获舟山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在副院长刘志安的带领下,拥有一支团结奋进、严谨负责、求真务实、求强博精的专业医疗护理队伍。集脊柱创伤、脊柱微创、脊柱矫形、脊柱康复等多个专业医疗小组为一体。专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退行性病变、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滑脱、脊柱畸形、脊柱肿瘤和各类颈肩、腰腿痛等。常规开展脊柱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脊柱骨折脱位内固定术,脊柱畸形矫形术,腰椎间盘小开窗髓核摘除术、脊柱感染、脊柱肿瘤病灶清除椎体融合内固定术、脊柱非融合技术等。在脊柱微创治疗方面,尤其技术雄厚。开展涵盖目前最先进、最专业、最有效的脊柱微创疗法,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激光汽化减压术、单极和双极射频靶点热凝术、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臭氧注射溶盘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经皮脊柱内固定术、脊柱微创通道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脊柱椎体后凸成形术等。接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颈肩腰腿痛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脊柱相关疾病的专科诊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3月26日上海坐诊专家
邵将教授
邵将,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年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年9月至年7月期间,师从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贾连顺教授学习专业理论及临床技能,先后获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年12月晋升副主任医师。现在上海交通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和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脊柱外科常见伤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多种疑难病变的临床诊治工作。主刀施行脊柱外科各类手术余例。尤其近年来,对高位颈椎创伤及枕颈部畸形的手术治疗进行深入探索,采用个体化手术策略使数十名严重枕颈脱位及颅底凹陷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同时将手术治疗成功推进到幼儿患者,使20余例2~5岁学龄前严重枕颈部伤病患儿获得成功救治。广泛开展脊柱侧弯畸形、韧带骨化及脊柱肿瘤等高难度、高风险手术,成功施行相关手术余例。
根据本人博士研究课题——“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相关研究”的结果,确立并积极施行颈髓损伤早期综合救治策略,成功救治近百例严重颈髓损伤患者,大大降低该类患者早期死亡率。
先后发表脊柱外科相关论文20余篇,参编骨科专著6部。参与包括“”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全军重点攻关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
广安脊柱健康,为您保驾护航
更多精彩,一键白癜风能好吗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