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建议

一、腰椎骨折根据致伤机理、部位、稳定性分类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2.稳定性爆裂型骨折

3.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

4.屈曲—牵拉型损伤

5.骨折脱位

二、压缩性骨折基本概论

腰椎压缩性骨折,古称“腰骨损断”,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最为多见,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发生率更高。

临床表现,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损伤的局部表现:外伤后局部剧烈的疼痛,伴有损伤部位的压痛。

2.神经损害的表现:伤后躯干以及双下肢感觉麻木、无力,或者刀割样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无法自行排便或者二便失禁),严重者可以双下肢感觉运动完全消失。

3.合并损伤的表现:腹痛,呼吸困难,休克,意识丧失等。

三、爆裂性骨折基本概论

爆裂骨折的发生与高能创伤有关,多见于车祸和坠落伤。胸10~腰2节段尤其是胸12、腰1和腰2最易受累。随着影象学的发展,对胸腰椎损伤发生的部位及突入椎管内骨块的来源有了进一步直观的认识。认为椎体在受到纵向载荷的作用下产生椎体后上缘骨折,后纵韧带断裂,骨折块在椎管内向前翻转或向头尾端移位。

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脊椎骨折临床表现,疼痛剧烈,不敢活动身躯,传导叩痛阳性;约半数以上病例伴有脊髓受损症状,其程度从不全性瘫痪到完全性瘫痪。临床表现较一般脊柱骨折为重,且多合并脊髓受累症状。

四、避免骨折术后康复进入的误区

据调查发现,许多患者在骨折手术之后今关节却变得僵直不能弯曲、行动缓慢,遭受了莫大精神痛苦和工作生活上的不便。专家提出,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由于骨折引起的关节僵直的患者在临床有很多,这是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骨折患者术后出现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处理起来非常棘手,避免出现这种术后并发症的首选方法是必须在术后尽早开始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除特殊情况外,骨折内固定术后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进行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尽早恢复关节屈曲度,对损伤部位可配合物理治疗来促进修复和缓解疼痛,加快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有些病人误以为早期康复训练就是早下地活动,其实骨折患者术后的早期功能康复锻炼与术后早期下地负重活动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些病人骨折后做了钢板等内固定,在一定时间内医生是不允许患者过早下地负重的,但这并不影响病人在床上进行早期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而这种非负重下的活动度训练对于预防术后的关节僵硬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如果错过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时机,就可能出现关节粘连,继而在关节附近出现韧带和关节囊的短缩,甚至肌肉萎缩和肌腱短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依靠手术松解以及术后的继续康复训练才能恢复功能。

五、正确的急救方法

首先处理危机生命的复合伤,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呼吸道畅通,脊柱制动,记录运动感觉评分,用真空气垫固定,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用三人搬运法将病人托至硬担架上。

正确搬运病人应用硬担架搬运,常用三人搬运法:三人在病人的右侧分别托住肩背部,腰臀部及双下肢,在统一指挥下,协同将病人搬上或搬下硬质担架。在担架上仰卧并予以固定,腰部垫以10cm高的软垫或枕头。用真空气垫外固定,三人在同侧,一人托住头颈部,另一人托住胸腰段及臀部,第三人托住双下肢以维持脊柱伤后位置。搬运时严禁一人抬腋窝,另一人抬下肢的“吊车式”错误搬运法。

六、骨折术后护理康复指导

原则:应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运动量酌情递增。

1.扩胸和深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促进换气预防肺部并发症,每日两次,10-15分钟/次。

2.踝关节背伸,膝关节屈伸运动:可避免影响以后的下地行走,2-3次/日,10-20下/次。

3.直腿抬高练习:手术后第一天开始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练习抬腿,防止神经粘连。身体平卧,两腿伸直,医护人员用手将患者的下肢抬起,不断提高抬腿高度,并教会患者自己掌握抬腿方法,进行主动练习,2-3组/日,5-10次/组,双腿交替进行。

4.双下肢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当日,由下向上按摩双下肢腓肠肌,2次/日,30分钟/次。

5.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手术后24小时即可在床上进行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防止下地后双腿无力、行走困难。锻炼方法:先将双腿伸直,用力绷紧后再放松,交替进行。开始2-3组/日,10-20个/组,逐渐增加到3-5组/日,30-50个/组。

6.腰背肌锻炼:增强腰背肌力,起到内支具的作用,承担部分体重,从而减轻腰椎的负荷。练习五点支撑法:仰卧,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开始5分钟,逐渐增加时间到10-15分钟,每日两次。

7.下床指导:

⑴第一次下床应在医生指导下,佩带支具或腰围下床;下床时穿跟脚的平底鞋。

⑵当日主要在室内活动,以5分钟为宜,2-3次/日。无不适第二天活动增加到10-15分钟/次,3-4次/日。如果经过两天的室内活动,没有任何不适,可以适量室外活动。

⑶每日下地时应有陪护扶行,陪护站在患者的前面,患者将双手放于陪护双肩上,将身体放松,正常行走。

⑷保持行走地面干燥,防止滑倒。

⑸下地后不能使用坐便器或蹲下大小便,科室的厕所坐便处应设有拉手,患者可以半蹲姿势,腰不宜用力,腿用力。下地如有不适,应卧床休息,并告之医生,对症处理。

七、骨折术后合理饮食

骨折手术后病人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八、骨折术后需要注意及预防

1.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褥疮。牵引期间,要每两小时帮助更换体位一次,夜间亦要每3—4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同时用50%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预防褥疮发生。

2.骨折后别忽视了功能锻炼

病人应尽可能早起床,保持正常的活动。必须卧床的,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应每日做卧床保健操,包括深呼吸、未受伤肢体的运动等,以防止全身并发症。卧床保健操应该使心率加快,大范围关节活动和抗阻练习时,运动心率应接近耐力练习水平。

赞赏

长按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zlff/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