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这其中,以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以及久坐人群居多。
该症最明显的特点就引起腰臀腿等部位的酸胀痛。由于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不予以重视或改变生活习惯,所以往往使病情加重。
下面,再来回顾一下该症的一些相关知识。
病理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
分类
单纯包容型膨出、纤维环撕裂型突出、脱垂、游离。(如下图)
临床表现
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可因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及突出物的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神经受压产生症状,常见临床表现如下:(1)腰痛症状
90%以上的患者均有这种表现。其疼痛范围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性的钝痛最为常见。平卧位时疼痛可减轻,站立位及坐位时,这种疼痛可以加重。
(2)下肢放射痛症状
可以沿着下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前或后外侧至足跟。疼痛性质以放射性刺痛为主。下肢放射痛可以先于腰痛发生,亦可能在腰痛症状出现后出现,这两种情况因人而异。
(3)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症状
由于神经根的损害,导致了其支配的体感区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常见表现有: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等,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
马尾神经症状症状:这类症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尿无力,排便失禁等。主要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包括药物内服外敷、推拿按摩、牵引、局部封闭、神经阻滞、小针刀等。这些治疗方主要针对轻度患者,但如神经压迫严重还是不能解决。2、微创手术治疗这是目前我院大量患者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以后路镜和椎间孔镜为首。简单来说,后路镜和椎间孔镜就是通过约5—7毫米左右的小切口即可完成治疗,操作安全、创口小、损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易于护理等。3、介入疗法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经皮激光毁损、经皮射频热凝及毁损、臭氧溶解、等离子射频消融等。这类治疗不能彻底解决压迫只能缓解症状。4、开放手术对有严重腰椎不稳、严重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病例最为合适。近日来,本平台已经发布了多篇关于该类型的手术案例。简单来说,手术主要适用于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即患者在其他疗法不能解决其病症的情况下使用。当然,我们也多次强调,手术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手术原理,就是将髓核和椎间盘一并摘除,解除神经压迫。但与此同时,椎体之间也就失去了支撑或承接,所以,医生会在其悬空的位置植入Cage融合器,来替代椎间盘的功能。最后,再利用钉棒内固定系统稳固相邻之间的两个椎体,最终完成治疗。手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釜底抽薪,铲除病根,直接有效。不过另一面,手术也意味着将比微创造成更大的创口和损伤。不过,目前来我院治疗的重症患者还有一种更佳选择,就是后路镜+Cage植入+经皮钉棒”的微创术式(如上图,具体请查看昨日的文章)。兼具微创和手术的优点,且规避了手术的缺点。觉得好,底部点赞↓↓↓
领先不只是一种愿景
领先是一种气度
领先不仅是快人一步
领先需要不断自我超越
医院
起步从未止步
努力打造
同行认可政府放心百姓信赖
医院
骨科微创/重塑健康
————————————————
健康-
赞赏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