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灼盛夏中原同仁共话焦点
雨后送凉风四海名家畅谈骨筋
八月的郑州,正值盛夏时节,烈日当空,万类竞绿,一场突如其来的喜雨,洗去连日的酷暑,为绿城郑州送来阵阵凉风。FIO中国骨科焦点大会暨河南省第二十三次骨科学术会议于8月2-3日在郑州成功召开。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姜保国院长担任大会主席,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征教授担大会执行主席。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河南省医学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医院承办,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协办。大会秉承“聚焦学术热点,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的主题思想,开设“创伤焦点问题分论坛”,“脊柱焦点问题分论坛”和“关节焦点问题分论坛”三个分论坛,邀请到60余位国内骨科大咖和30余位河南省内名家讲者共同为骨科界呈上一场饕餮学术盛宴。据悉,本届中国骨科焦点大会是继年吉林长白山,年贵州贵阳,年辽宁大连,年河北唐山,年上海,年广东佛山之后,首次移师河南举办。8月3日早上8时,大会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骨科同道近一千人参加此次会议。中国工程院戴尅戎院士,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姜永茂教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魏均民先生,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郝定均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刘璠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顾建钦教授,河南省医学会郭金玲书记,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王义生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国内和省内骨科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列席。开幕式由高延征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院长、大会主席姜保国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随后他表示,至今为止,中国骨科焦点学术大会已成功举办了7届,通过会议的举办,我们聚集骨科人才,凝聚中坚力量,共同提升中国骨科的学术研究水平。我们国家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但在学术杂志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待提高,这点我们要向先进国家学习,希望能通过这些会议的召开,提升我们学术杂志的发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把中国的骨科变成世界的焦点。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顾建钦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卫生健康大省,近年来,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河南省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非常重视医药卫生方面的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医院也精益求精,在学科建设、规范管理、疾病诊治、基层帮扶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医院学习。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举行,大家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提升自己的骨科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工程院戴尅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在不久的未来,医疗水平一定会越来越发达,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而服务,“智慧健康”将会成为医疗服务中一个特殊的符号。希望通过各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的医疗水平取得更大的进步。河南省医学会郭金玲书记在讲话中首先对河南省医学会做了介绍。随后她指出,广大骨科医生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当前,随着社会逐渐老龄化,骨关节病出现了新的特点,老年人骨量丢失,骨折的发生率增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以往的日子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骨科的发展,造福骨科疾病患者。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姜永茂首先对中华医学会做了介绍,随后他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骨科同仁不断努力,锐意进取,为我国的骨科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希望各位同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推动骨科科技创新和微创技术应用的提高,以更先进的理念,更高超的水平服务社会,造福百姓,为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执行主席高延征教授主持开幕式。
魏均民社长在颁奖仪式结束后也致辞表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将会持续进取,不断创新,为我国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学术交流平台,也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积极投稿,将知识传递给更多人。中国工程院戴尅戎院士讲解了《个性化医疗将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戴尅戎院士首先指出,个性化医疗,就是根据病人的结构信息、生化信息、基因信息及其他信息,设计出针对某一个人而服务的方案,这样就能实现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副作用的最小化。随后,戴尅戎院士结合实际病例和理论研究,对个性化医疗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用“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来比喻世界上没有两个患者的病情是完全一样的。戴尅戎院士深入浅出的授课,让与会医师报以热烈的掌声。郝定均教授讲解《骨质疏松骨折骨不连的治疗策略》姜保国教授讲解《周围神经套接技术》敖英芳教授讲解《运动创伤进展》
袁文教授讲解《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应用前景》王义生教授讲解《从关节翻修病例剖析其初次置换手术中的失误》曲铁兵教授讲解《CR假体中期随访特点与手术技巧》杨惠林教授讲解《脊柱微创手术的发展》马信龙教授讲解《数字化精准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刘忠军教授讲解《颈椎ACCF临床应用进展》高延征教授讲解《上颈椎手术翻修相关问题》侯建玺教授讲解《伴有多发伤的四肢严重创伤的救治》周明武教授讲解《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修复》马献忠教授讲解《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治疗策略》谢振军教授讲解《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处理策略》刘璠教授讲解《手术治疗骨干骨髓炎的循证医学疗效》肖鹏教授讲解《复杂胫骨平台的治疗体会》李兴华教授讲解《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治疗策略》李无阴教授讲解《骨盆骨折的损伤控制》侯志勇教授讲解《基于三柱理念的髋臼骨折分型及治疗》陈海啸教授讲解《骨科快速康复团队建设及能力提升》唐康来教授讲解《距骨坏死的挑战与治疗策略》李庭教授讲解《ERAS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和研究》王爱国教授讲解《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实践》张堃教授讲解《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柴益民教授讲解《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杨明辉教授讲解《多科室协作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刘涛教授讲解《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小转子周围骨折处理策略及进展》纪方教授讲解《股骨转子下骨折热点问题探讨》张长青教授讲解《股骨颈骨不连治疗新进展》余斌教授讲解《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周东生教授讲解《医院骨盆骨折的急救策略》王蕾教授讲解《肩关节置换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角色》连鸿凯教授讲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急救策略》李开南教授讲解《骨盆后环骨折的微创治疗》杨建平教授讲解《儿童股骨干骨折的规范化治疗》王坤正教授讲解《中国关节外科的现状与未来》曹力教授讲解《一期翻修治疗慢性髋关节PJI》郑稼教授讲解《髋关节的股骨侧翻修》郭万首教授讲解《膝关节炎的阶梯治疗》田晓滨教授讲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诊治策略》黄伟教授讲解《慢性PJI诊治策略》史占军教授讲解《髋臼翻修中弹性加强环的临床应用》范卫民教授讲解《大直径人工髋关节真的不容易脱位吗?》杨柳教授讲解《髋关节翻修中软组织问题应重视》金群华教授讲解《TKA感染保留假体的指征与策略》刘又文教授讲解《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进展》翁习生教授讲解《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管控有多难?》夏亚一教授讲解《髋臼旋转中心的建立》李慧英教授讲解《如何做好初次膝关节置换术》何宝林教授讲解《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叉韧带切除对屈膝间隙影响的探索》孙永强教授讲解《大家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