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快帮我的宝宝看看,他的腿怎么蹬不直啊?”一大早就有一位焦急地宝妈冲到骨科门诊诊室里。坐诊的董延召医生仔细查看了患儿的腿部情况,查看过其相关的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建议尽快治疗。
“我们不想住院做手术,大夫,有没有其它的治疗方法啊?”
“这种病不一定都要手术,你的宝宝才两个月,用Pavlik吊带治疗效果就很好,”董医生解释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目前更准确的叫法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这种病其实并不是先天性的,它是在出生之后髋关节逐步演变发展为髋关节脱位的。同样,如果能够早期得到诊断及有效治疗,是可以逆转疾病的发展的。在新生儿期诊断较为困难,一旦确诊治疗容易,且会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为新生儿期病理改变最轻,易于矫正。如果能够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发现,只需要给予佩戴Pavlik吊带治疗,治愈率高达92.6%。如果超过两岁发现,就需要行手术治疗,且年龄越大费用越高、效果越差。
患儿住院后经过系列的Pavlik吊带治疗恢复得很好,董医生叮嘱家属要定期复查,追踪患儿的髋关节发育情况,力争成年后孩子有一个健康的髋关节。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呢?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畸形之一。特点是婴儿在出生时,多数为部分或少数全部股骨头脱出髋臼,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和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典型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轻者仅为髋关节松弛、不稳,重者有半脱位或完全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有哪些早期症状?怎么早期发现呢?
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表现:
1.关节活动障碍:患肢常呈屈曲状,活动较健侧差,髋关节外展受限;
2.皮纹:臀部、腹股沟与大腿皮纹增多、增深和上移不对称;
3.外观:患侧股骨头向后上方脱位,大腿、小腿与对侧不对称,可表现为患侧肢体增粗或变细、外旋,双侧臀部增宽;
幼儿时期表现:
1.跛行步态:跛行常是小儿就诊时家属的唯一主诉,一侧脱位时表现为跛行;双侧脱位时则表现为“鸭步”,患儿臀部明显后凸,腰前凸增大;
2.患肢短缩畸形:除短缩外,同时有内收畸形。
医院小儿骨科联合保健部、超声科率先在省内开展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工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采取系列化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需要行髋关节超声筛查的高危人群为:孕期呈臀位胎或有羊水少、脐绕颈病史;女孩;双胞胎;有髋关节脱位家族史;大腿皮纹不对称;臀部大小不对称;以及合并有斜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疾病者。(骨科徐静)
郑大三附院(省妇幼)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