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骨伤科许主任说,腰椎椎管狭窄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常见于中年人以上者,男多于女,患者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当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甚至不能继续行走,休息后症状好转。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伸肌最明显,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迟钝,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如不早治,甚至有可能导致瘫痪,过着坐轮椅的生活。
腰椎管狭窄症属顽固疑难疾病,即使采用手术治疗,因未能解决导致该病发生的椎曲紊乱问题,同时手术破坏了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和稳定性,因而许多患者功能恢复并不理想,临床复发率较高。
中医整脊医学认为,腰椎管狭窄的病因病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腰椎骨关节紊乱导致多个椎间盘突入椎管,椎管前缘的后纵韧带及后缘的黄韧带因椎曲改变而皱折增厚,进而对椎管形成前后夹压,椎管容积变窄;同时椎曲改变、椎间孔变窄,侧隐窝狭窄,脊髓、神经根受压导致传导障碍,引起下腰痛伴下肢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半瘫或全瘫。
中医整脊医学将改善与恢复人体正常椎体曲度,达到“筋柔骨正”作为临床调治腰椎管狭窄症的关键。基本治则包括理筋、调曲、练功,“理筋”方法主要包括骨空针灸、药熨、膏摩等,严重者须采用专门的理筋松解术,可高效疏通阻滞、解除粘连、改善微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在此基础上,通过“四维调曲”充分调动腰大肌对腰曲的内在作用力,再辅之独特的调椎复位术、功能锻炼等,可使“筋柔骨正”,恢复腰椎生物力学动态平衡,有效预防复发。
医院骨伤科引进挂臂四维整脊牵引床,运用中医整脊治疗技术并配合银质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消除了病人因腰椎管狭窄引起的疼痛,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
许主任:
钟主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