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世庆(医院)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黄韧带肥厚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椎间盘膨隆突出、骨性退变导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引起其中内容物——马尾、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以及臀部、大腿、小腿的无力和不适,在行走或后伸后加重,另一临床特点是鞍区(会阴部)感觉异常和大小便功能异常。
按国际分类法分为以下几类:
(1)脊椎退变所致的狭窄:因脊椎受老年改变及劳损的影响,而使椎板增厚,椎体骨赘增生等,使椎管产生容积上的缩小,而致狭窄、小关节肥大以及黄韧带肥厚等。
(2)复合因素所致的狭窄:先天后天畸形同时存在之狭窄,椎间盘突出使椎管容积变小,或椎间盘突出与椎管之轻度狭窄的复合原因之狭窄。
(3)脊椎滑脱症(退化性)与骨溶解病所致狭窄。
(4)医源性狭窄:有术后的骨质增生与髓核溶解素注射所造成的瘢痕增生粘连等。
(5)损伤性狭窄:如压缩骨折与骨折脱位。
(6)其他:畸形性骨炎(Pagets病)有脊椎变形,椎管可缩小;氟中毒也可使增生畸形,造成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腰椎管狭窄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类:
(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3)脊柱滑脱性腰椎管狭窄: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4)外伤性椎管狭窄: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5)医源性椎管狭窄:除因为手术操作失误外,多由于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椎板减压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术,其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
(6)腰椎部的各种炎症:包括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椎管内或管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狭窄。各种畸形如老年性驼背、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Paget氏病及椎节松动均可引起椎管狭窄症。
症状:
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年男性,起病缓慢。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可在外伤后出现症状或加重症状。
(1)腰腿痛
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病人多数有腰痛及腹股沟和股部的疼痛,而继发性腰椎管狭窄者几乎皆有反复发作的下睡疼痛,并且往往伴有单恻或双侧的大腿外侧、后侧度蛀部的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常在行走或站立时症状加重,下蹲或平卧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2)下腰痛
特点是前屈腰部时不受任何影响,而后伸时疼痛加重,这是因为腰椎过伸时椎间隙前部增宽,后部变窄,使椎间盘及纤维环向椎管腔内突出,同时黄韧带也随着松弛增厚,形成褶皱,使椎间孔变窄小,阻致椎管容积进一步减小变窄,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与马尾神经而出现疼痛。
(3)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状,多见于中央型椎管狭窄或重症病人。有人观察过例腰椎骨狭窄症中就有98例出现间歇性跛行,以多椎段的腰椎管狭窄多见, 并呈进行性发展。具体表现为病人步行约一二百米后,或站立约数分钟或十多分钟即感到一侧或两侧小腿和足部出现疼痛、麻木、酸胀和无力,以致不能继续行走,必须蹲下或弯腰体息片刻后方可再走。但走不久又出现疼痛,这种走走停停的现象即是间歇性跛行.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大小便障碍
少数病例可伴有大小便障碍。
(5)神经体征
腰椎管狭窄症因椎管腔的减小是缓慢发生的,神经组织可逐新适应其狭窄的改变,所以多数病人仅有轻微的体征。如令病人疾步快走后可见有趾屈肌无力,踝反射减低或消失,下肢小腿外侧和足部的根性分布痛觉减低,直腿抬高试验少数为阳性。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者多数腰椎前凸消失,少数有侧弯,脊柱活动除后伸受限外多无其他异常。
诊断要点:
腰椎椎管狭窄症常见于中年人以上者,男多于女,患者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当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甚至不能继续行走,休息后症状好转,骑自行车无妨碍。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伸肌最明显,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迟钝,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也有部分患者主诉多,没有任何阳性体征。
拍摄腰椎正、侧、斜位X线片,有助于诊断,常在腰4~5,腰5骶1之间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体滑脱、腰骶角增大、小关节突肥大等改变。椎管内造影、CT、MRI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治疗:
腰椎管狭窄是导致慢性腰腿痛的病症之一,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用的保守治疗有:
(1)膏药治疗
膏药治疗是指将膏药贴外敷于患处,通过内并外治,彻底祛除病根,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2)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的目的是活血舒筋,疏散瘀血,松解粘连,使症状得到缓解。常用手法为按揉法、拿法、搓法、擦法以及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
(3)针灸治疗
可取腰阳关、肾俞、大肠俞、气海俞、命门、环跳、风市、委中、昆仑等穴位,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药物治疗
对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可采用镇痛消炎药物如扶他林、芬必得等。中药治宜温通经络、强壮筋骨,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常用药如熟地、炮姜、杜仲、牛膝、制狗脊、续断等。气虚血亏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白芍。腰腿冷痛者加鸡血藤、独活、桂枝、淫羊藿等。
(5)封闭治疗
可用硬膜外封闭,能消除肿胀,松解粘连,缓解症状,常用醋酸强的松龙12.5mg加1%普鲁卡因10ml,每周一次。
(6)医疗体育
可加强背伸肌、腹肌的肌力锻炼,使腰椎的稳定性增加,从而推迟腰椎关节退变演变的速度。打太极拳对本病有较好的作用。
手术治疗
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当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和因疼痛不可耐受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同时症状和体征应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一致。单纯影像学改变绝不能作为手术适应证。必须强调:手术治疗目的是减轻下肢适应症状,而不是减轻腰痛,虽然术后腰痛也有减轻,手术目的是减轻症状而不是治愈。术后远期随访中,仍有增生再长入减压区的可能,使神经受压症状复发。手术也不可能使已经发生退行性改变的椎间盘和小关节恢复正常。也不能中止脊椎退行性改变的自然发展过程。
腰椎管狭窄减压术式文献报告很多,基本上分为广泛椎板切除减压和有限减压两类。
(1)标准的广泛椎板切除减压方法
在所有受累的脊柱横向平面,由侧隐窝的外界去除椎板和黄韧带,受累神经根在直视下从硬膜起始部至神经孔出口的整个行程行彻底减压,所有嵌压神经根的侧隐窝行减压,尽管临床症状提示仅为单平面狭窄,单侧神经根受压。理由是椎管狭窄是一种多平面疾病,单平面减压远期效果不理想。
(2)有限减压方法
理由是退变性椎管狭窄多为阶段性,主要为黄韧带打折、增生性肥厚、小关节和关节囊的增生以及纤维环膨出所致。在矢状面骨性椎管常常不狭窄。因而应行选择性的有限减压,以保留较多的后部骨和韧带结构,从理论上讲,可减少术后发生脊椎不稳定。该操作斜行椎板切除,是将椎板外侧前部斜行切除,选择性的行单侧或双侧以及平面部分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术。McCulloch介绍的方法:后正中皮肤切口(单平面5cm),向两侧游离后,分别作双侧减压,一般先行左侧。距中线1cm弧形切开腰背筋膜,避免损伤棘上和棘间韧带,顺棘间韧带和椎间隙向侧方剥分离椎旁肌,单侧椎板切除范围:向上达黄韧带起点处,向下至黄韧带止点(连带下位椎体上1/4椎板)。内侧小关节切除至椎弓内界,以保证达到关节突下彻底减压,对Ⅰ。滑脱同时行横突间植骨。然后,在另一侧行类似手术。这种保留棘上、棘突和棘间韧带的技术称之为减压术(Microde
环孢素软胶囊说明书有没有说用药禁忌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