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郎中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腰椎管狭窄是因先天肾气不足、肾气虚衰,以及劳役伤肾为发病的内在因素。若反复遭受外伤,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的侵袭为其发病的外在因素。其病理机制是肾虚不固,风寒湿邪阻络,气滞血瘀,营卫不得宣通,以致腰腿痹阻的疼痛。
中医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是一种很可怕的病症,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所以在发现患病后,要及时治疗。中医和西医对腰椎管狭窄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相对来说,西医偏重于消除症状,而中医偏重于从根上进行调理,在中医上,腰椎管狭窄可以分为肾亏型、湿热型、淤阻型等。
中医治疗疾病往往见效可能比较缓慢,但是治疗的效果却是非常好的。就目前来看,西医对腰椎病的治疗还没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腰椎管狭窄患者应多考虑中医治疗退行性腰椎病的方法。中医是采用辩证论治、分期制宜的原则进行医治,所以相对来说更加科学可靠!
椎管狭窄的原因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
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主要是由于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3、脊柱滑脱性腰椎管狭窄:
由于腰椎峡部裂(腰椎峡部裂为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亦称椎弓峡部裂或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加重椎管狭窄症状。
4、外伤性椎管狭窄:
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会引起椎管狭窄。
5、医源性椎管狭窄:
除因为手术操作失误外,多由于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椎板减压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术,其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
6、腰椎部的各种炎症:
包括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椎管内或管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狭窄。各种畸形如老年性驼背、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及椎节松动均可引起椎管狭窄症。
突出VS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是一回事吗?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构成椎管的骨性组织或软组织,由于先天性发育的原因或后天性退变的各种因素,造成的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等任何形式的狭窄,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迫或刺激,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为:
1、间歇性跛行:病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发生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觉,以致于不得不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继续站立或行走,症状再次出现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复行走与休息,其行走的距离则逐渐缩短。
2、下腰痛:大多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后伸活动往往受限。
3、神经根压迫症状与体征: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受刺激症状及体征。有些病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另一些则表现为持续性放射性神经根痛症状,多为酸痛、麻痛、胀痛、窜痛,只是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性分布区针刺感觉减弱、痛觉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及肌腱反射异常。
4、马尾神经压迫症:腰椎管狭窄症可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迫,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及性生活障碍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方法,如各种投照方法的X线平片、脊髓造影、CT扫描、CT脊髓造影、核磁共振等,以做出精确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大区别是: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不具备间歇性跛行,主诉与客观检查不符,腰部后伸受限三大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屈颈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而腰椎管狭窄则为阴性。
此外,腰椎管狭窄症在影像学上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明显的区别,即腰椎管狭窄症在CT、核磁共振、脊髓造影等检查时均显示椎管矢状征小于正常,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无。
二者是单独的两种疾病,但同时还有一定联系,可以相伴发生,而且伴发比例相当高,这也是人们易将二者混淆的原因。因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由于相应的小关节发生滑膜炎性渗出反应、关节软骨磨损及碎裂,导致在椎体侧后缘及关节突处出现增生的骨赘,继发腰椎管狭窄症。在两病同时发生时,患者可同时表现两者的症状及体征。
临床表现1、腰痛及腰腿痛。
大多数患者都有腰痛病史,于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经常反复发作,步行后疼痛加重或伴下肢麻木。
2、间歇性跛行。
是椎管狭窄的主要特征。所谓间歇性跛行是病人行走50—米后,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沉重、乏力、胀麻、疼痛,被迫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蹲坐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再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复出现。行走距离越来越短,休息时间越来越长。
3、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和主诉常不相称,轻者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重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不如椎间盘突出症表现的明显。
治疗法椎管狭窄症好发于40~50岁之男性,尤其是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见,除了腰椎之外,椎管狭窄也常发生于颈椎。和其它的疾病相比,椎管狭窄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只有病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有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
然而对于这种疾病,如果不能在发病初期就开始治疗,就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因而人们要谨慎的对待这种疾病。的专家们就曾介绍过,多数椎管狭窄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都能缓解。部份病人随年龄逐渐增高,经腰椎节段稳定性的自身重建,症状也可缓解。
膏药,通经脉、调气血,消炎止痛,祛瘀消肿,使椎管突出物失水萎缩,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修复破损纤维环。每天一贴相伴,椎管狭窄不用开刀也能好。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