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球伤病的急救连载6nbsp
文/言韬
1打球与腰伤预防
球的作用很多,它可以提高身体多种锻炼性能。下面例举一则: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长时间坐姿读书写字,有时侧、仰、俯卧看书、报和登容易患腰痛症,有时由于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突然做一个体育动作或提、拿、扛一个物件就“闪”了腰,也就是不正确的姿式引发了腰部疾病。人体腰部承当着上半身重量,保持其平衡,并桥接下半身,是全身工作负荷和活动量较大的部位。腰部的工作和活动主要靠腰椎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加上其间的韧带、关节囊和腰背部肌肉。
在重力、改变力的作用下,如果超出了腰部一时所能承当的暴力,则可以引发软组织的损伤,乃至纤维环内的纤维断裂、腰椎间盘突出等急症。结合体育锻炼手段和运动医学知识医治腰疾的方法很多,包括医学疗法和体育疗法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所以我利用在球教学进程中,摸索最大限度防治腰部疾病的方法,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腰部疾病在医学界也是较难的课题,我属于试着摸索阶段,即体育和医学锻炼结合,在课上课下大量应用球教学和辅导手段医治此症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2练习球的作用及增强腰肌的锻炼方法
大学生的生理特点:18—25岁是身体青春发育高峰后期,骨骼的成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产生变化,无机盐增多,水份减少,坚固性增强,韧性减低,骨盆在15—19岁才出现骨化,是人体骨化最迟的部位。脊柱的椎体到20—22岁才骨化完成,15—18岁是躯干气力增加最大的时期。全身全部肌肉气力男子在25岁左右最大,女子在20岁左右最大,肌力可保持到30—35岁才开始消退。男子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青年人好动,神经活动进程不稳定等是他们的特点;而正是此年龄段为长身体阶段,骨骼、关节、肌肉与纤维等比较脆弱和不稳定,球的每个动作都几近有转体动作,此时可以起到对腰部按部就班的锻炼作用,为了到达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球运动还可以活跃身体各器官、兴奋神经系统,因此是较好的锻炼方法之一。
练球时对身体有一定的要求,始终要“频繁运动”,首先要将大脑中枢神经入“动”,由放松的全身,逐步的过渡到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也随后随着紧张和热起来。让青年学生由静到动是容易的,需要在课上反复讲明道理,如:要从开始渐渐的做准备活动,开始动作不宜快,快就要破坏基本姿式等,道理讲明自然容易掌握。身体要端正自然,头顶、双肩要始终保持垂直,与下肢要上下呼应,避免挺胸、凸肚、低头、弯腰、弓背、突臀等现象;呼吸自然,逐步应用腹式呼吸,始终保持腹实胸宽状态,身体转动时也不能破坏身正体松和腹实胸宽状态,使下身庄重,上身灵活。
如果出现腰痛,痛点一般在后腰部的腰4椎和腰5椎处周围,我在教授球时以腰部的轴心运动为纲,这样就是在对症下药,要求腰部松沉直竖,不软塌、不摇晃,骶骨镇静有力使重心下落稳定,强调微微旋转腰部如:可主要练习持哑铃转体、挥拍转体、手握重物转体、肩扛小杠铃扭腰等为主的动作,此目的是让腰部左右方向活动,这时候腰肌可以得到最好锻炼;有些高难动作如:下肢的左右向上蹬脚可以低一些,腿的下式可以姿式高一些,或可以减去不做,由于做这些动作腰部此时很费劲,动作不容易做好,对已患腰疾者也不容易做高难动作。可以练习持哑铃转体、挥拍转体等较小转身动作带动四肢运动,学生们锻炼实验以后渐渐感觉腰部有气力并有韧劲了。
应用腹式自然呼吸是加强腰部肌肉的又一特点,以膈肌的上下活动完成“深呼吸气”,小腹存养涵蓄,不使上浮,使练球时不致缺氧而气喘,并可稳定重心。含胸拔背有助于“深呼吸气”,胸背部肌肉在松沉中逐步下收,外向前合,使带脉及腰部周围一圈充实,骶骨有力,也使腹部在放松状态下极其充实。
含胸的锁骨固定与“深呼吸气”为上下对称,拔背的大椎鼓起与骶骨有力为上下对称。锁骨固定为含胸的静力作业(支点),大椎鼓起为拔背的静力作业(支点)。球运动时主宰于腰,腹肌转动,胸背肌亦随之转动,例如左右转身击球幅度较大时,可以带动四肢缠绕圆转,起到加强腰肌的作用。
以上是躯干部份的含胸拔背,腰部竖松,尾闾正中,松胯吊裆,劲向前合的要求。从球的各个击球动作可以看出有助于保持腰部的基本活动又不至于动作过量过,完成以上动作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腰部肌肉的正确锻炼方法,因此教师的正确动作要反复示范,学生要反复练习正确姿式和动作;球打万遍自然熟,但动作还是要尽早规范,要不断纠正所有毛病动作,常见不正确的动作如:从侧面看重心前后倒,从后面看身体左右不正脊椎不在一条直线上等。
3体育疗法的探讨结果与分析
调查大学生中的腰痛者,发现有些学生腰部因锻炼受过伤,如在蹲杠铃突然发力,一瞬间扭了腰,还有人睡在床上翻身也会出现扭腰现象,如果不积极防治,长此以往转为腰肌劳损,有腰伤以后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困难,此时练习球就比较适合。没有患过腰病的学生练习球可以提高腰部骨骼肌肉气力,一旦得了腰疾可以采取球进行积极的医治,如可以反复多做诸如正手转体攻球、反手转体攻球等幅度先小后逐渐加大的动作,反复多做和慢做,也可以渐渐的进入打球的角色,每天总练习时间不应少于每次50—80分钟,就可以到达预期效果。
除此之外还应配合下课前的整理运动:主要以推拿、推拿和点穴为主。中医认为,腰为膀胱经循行部位,循经取穴,辨证选用有针对性的防治和医治手法,可以消除腰肌肉痉挛、椎间盘脱位、神经压迫等症状,恢复腰的正常生理功能:
3.1一般医治和预防情况是点穴、推拿和推拿的选穴:阿是穴、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秩边、委中、承山、飞阳、跗阳、昆仑、申脉、金门、京骨和束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阳陵泉和悬钟,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每次选穴2—4穴,其中每次主穴和阿是穴必选,根据具体防治病情再配1—3穴,随症配用,无病症选择推拿推拿放松。如果是急性腰扭伤:取座位,用拇指用力点按同侧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位之前的凹陷处)约分钟,再点按另外一侧。点按时或点按后,可以前后、左右转动腰部,动作要慢,直至疼痛减轻或不疼为止。
3.2操作手法,学生可席地而坐(但深秋、冬季和早春应注意保暖)相互推拿、推拿和点穴,教师在旁指点,穴位要求准确,穴正还要不失经,力度视病情适中,无病放松,有病用力适当;用力方向要向顺静脉回流心脏推送,不可倒推;放松整理用顺经方向,医治疾病可视情况选择逆经。
3.3调理标准:防治腰疾应到达运动后肌肉松快,无乏力疲劳感觉;如有腰伤者:治愈:疼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若;有效:疼痛症状减轻,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恢复。
4典型例案
王XX,男,20岁,年5月3日因练杠铃不慎将腰扭伤,腰部隐痛不适应或持续性钝痛,去各医院诊治未见好转,一直拖下来,活动明显受限。X光片查体无骨骼损伤,腰部呈强直性,正常生理曲线部份消失,右边第3、4腰椎旁肌肉压痛明显。诊断:肌腱或筋膜慢性损伤,腰肌劳损。我应用体育医治方法:先进行10—20分钟柔韧性练习,而后指点做30—40次球转体击球摹拟动作,最后点按阿是穴,点按患侧的委中和环跳穴,按压分钟左右,以后该学生觉得温热感向腰部疼痛处散布,腰部有温暖舒适感,疼痛渐缓,活动自若。体育课后留作业每天练习球正反手转体击球—次动作,每周次点穴推拿,体育与卫生结合得到巩固,逐步好转,周后恢复未见复发。
5讨论与建议
腰部疾病中的腰肌劳损,属于陈腐病伤,疼痛缘由一般为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成,有时还可以配合介绍种中西成药:如跌打丸和酒热水服送;扶他林软脂药膏涂抹并同时推拿;红花油涂抹并同时推拿;腰痛宁伴黄酒热水服送等,此时要注意读懂用药说明,视其病情定量用药。阿是穴为腰痛症主穴,中医经验证明: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阿是穴的作用可以直捣痛所,使气滞而散,血瘀而行,因此可以到达锻炼和医治的预期目的。
练习球医治腰疾时,还可以结合太极拳的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左右倒卷肱和云手等几个专用动作为基础练习,其主要目的是让腰有个过渡的向左右方向活动,有时可以将单个动作拿出来反复练习,可以几十遍乃至上百遍的练习;有些高难动作如:下肢的左右蹬脚可以减去不做,由于腰部在做这两个动作时很费劲,动作不容易做好,对已患腰疾者也不容易做此类动作。
其它腰部疾病如:急性腰损伤、髂腰韧带损伤、腰背筋膜老损、腰背肌筋膜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也可以参阅以上利用球锻炼的体育疗法和整理运动时的推拿、推拿和点穴,借以到达医治腰部疾病的目的。
体创文化:钟皓美编:瑞拉
来源:成功球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北京中科医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