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
该病是颈椎管狭窄中最常见的类型。人到中年以后,颈椎逐渐发生退变。退变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与个体差异、职业、劳动强度、创伤等有密切关系。颈椎位于相对固定的胸椎与头颅之间,活动较多。所以中年以后易发生颈椎劳损。
2、医源性颈椎管狭窄
该症是因手术而引起,主要原因:(1)手术创伤及出血疤痕组织形成,与硬膜囊粘连并造成脊髓压迫;(2)椎板切除过多或范围过大,未行骨性融合导致颈椎不稳,引起继发性创伤性和纤维结构增生性改变;(3)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后,骨块突入椎管内;(4)椎管成形术失败,如绞链断裂等。
3、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
在早期或在未受到外来致伤因素的情况下,可不出现症状,但随着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如骨刺、突出的椎间盘、节段不稳等);或是头颈部的一次外伤后均可使椎管进一步狭窄,引起脊髓受压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由于椎管狭窄时,其储备间隙减少或消失,脊髓在椎管内更加贴近椎管前后壁,这样即使在正常的颈椎伸屈活动中,亦可能有刺激、挤压而致脊髓病损。
4、其他病变和创伤
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颈椎肿瘤、结核和创伤等。但这类疾病是独立性疾病,颈椎管狭窄只是其病理表现的一部分,故不宜诊断为颈椎管狭窄症。
症状体征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常发生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严重者可引起两下肢无力,括约肌松弛、二便障碍或轻瘫。椎管狭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状是间歇性破行。多数患者当站立或行走时,腰腿痛症状加重,行走较短距离,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越走越重。当略蹲或稍坐后腰腿痛症状及破行缓解。引起间隙性破行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马尾或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有关。
1、大多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后伸活动往往受限。
2、马尾神经压迫症。腰椎管狭窄症可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迫,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及性生活障碍症状。
3、明显的腰腿痛症状和间歇性瘸行。这是椎管狭窄的症状表现最主要的一点。患者常在步行一、二百米时产生腰腿痛,弯腰休息一会或下蹲后症状会立即减轻或消失,若继续再走,不久疼痛又出现。脊柱后伸时症状加重,前屈时症状减轻。
4、压迫马尾及神经根而影响大、小便,甚至造成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椎管狭窄病人往往主诉多而体征少。检查脊椎偏斜不明显,腰椎正常,只是后伸痛。直腿抬高试验正常或只有中度牵拉痛。少数病人下肢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有时减弱或消失。
5、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受刺激症状及体征。有些病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现为持续性放射性神经根症状,多为酸痛、麻痛、胀痛、窜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性分布区针刺觉减弱、痛觉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及腱反射异常。
凡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引起尾神经根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腰椎椎管狭窄症。本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进行性加重。先天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发生在青年人,后天性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先天性腰椎管狭窄与后天性腰椎椎管狭窄,表现为椎管的前后径和横径呈均匀一致性狭窄。先天性椎管狭窄临床上少见,后天性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腰椎退行性变,如腰椎骨质增生、黄韧带及椎板肥厚、小关节突肥大、椎间盘退变等原因使椎管容积狭小。此外,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腰椎骨折脱位复位不良、脊柱融合术后或椎板切除术后等,也可引起腰椎管狭窄。由于椎管容积缩小,压迫马尾神经与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
中医学认为,先天肾气不足、肾气虚衰以及劳役伤肾为内因;反复遭受外伤、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为外因。主要病机是肾虚不固,风寒湿邪阻络,气滞血凝,营卫不得宣通,以致腰腿痹阻疼痛。本病分为风寒痹阻、肾气亏和气虚血瘀3型。
推拿治疗
1.治则治法:活血舒筋,松解粘连。
2.常用手法:按揉、点、滚、捏拿法等。
3.操作步骤: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
(1)沿膀胱经自上而下指推和掖腰椎两侧肌肉,经臀部和小腿后部,直至足跟部。
(2)点按肾俞、命门、秩边、居髎、阳陵泉和阿是穴。
(3)助手握住患者腋下部和踝部,用力对抗牵引,医者两手重叠在一起,置于腰4、5椎处进行按压抖动。
(4)擦腰骶部两侧骶棘肌处,以透热为度。
适宜技术
傣医推拿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手法
1.小臂推法、揉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以小臂尺侧着力沿脊背自上而下推擦,继以按揉腰背部,放松腰背部肌肉。
2.提腰摆法:患者俯卧,术者站于床上,双脚分置患者两胯旁,弯腰以双手穿过腰部,双掌根抵住髂骨前缘,环抱腰部,嘱患者放松,用力上提,同时左右摆动身体。对于体形瘦弱患者宜多用此法。
3.屈膝摆臀法:患者转为仰卧,术者仍站于床上,双脚分置患者两膝旁,嘱患者屈膝屈髋,术者两手扶住患者两膝,用力下按,使患者膝关节尽量贴近前胸,同时左右摆动身体。对于体形偏胖患者宜多用此法。
4.拿法:患者放松,伸直双腿仰卧,术者站于床旁,拿捏双腿内侧肌群。
注意事项
推拿治疗本病以柔和为主,忌做腰部大幅度的后伸、斜扳、挤压等被动运动。推拿治疗2~3个月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