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惊险关关过!多学科协作护安康
已达96岁高龄的芳村彭阿公是一位老党员,据了解,彭阿公入院前一天早晨起床摔了一跤导致左髋部疼痛,经休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无法站立行走,遂被家人送至我院诊治,门诊医师查体及行X光线检查后提示:“左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收治入院进一步进行治疗。彭阿公在年时也因摔倒致左股骨颈骨折,在我院行左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此番老人再次骨折,家人再次选择相信我院技术,来我院治疗。入院后首席教授何伟及关节中心张庆文主任高度重视,反复细致的查看患者,了解患者全身及骨折的情况,“翻修手术是唯一能让患者重新恢复行走的治疗手段,但如此高龄,手术风险极高,但不手术,意味着在痛苦中等待死亡!难,是真的难。”何伟教授看完他的片子和各项检查结果与张教授感叹道,与患者女儿多次沟通后,患者女儿相信何伟教授及其团队的技术,毅然决定行手术治疗,面对患者女儿的信任,何伟教授决定迎难而上,“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就这样,一个围绕着彭阿公的多学科诊治团队就这样形成了。“此前我们团队曾经成功为多位高龄老人进行手术,经验比较丰富,但每一例高龄老人手术都像是高空走钢丝,必须制定严密的诊治方案。”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彭阿公假体周围骨折后,假体已松动完全失效,必须首先安全取出假体,更换更长的股骨柄,同时对骨折进行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加上彭阿公年事已高,骨质已经非常疏松,脆弱的骨骼就如同“豆腐渣”,要在其骨骼上进行人工关节的再置换和内固定,手术操作都有极高的难度。围术期的准备工作,从挑选合适的器械、备好血液、与麻醉师研究适宜的麻醉方式、到术后转ICU的床位准备……经过全面的检查、身体评估与手术室麻醉科等科室联合会诊,诊治团队确定彭阿公的身体条件可以承受髋关节翻修手术。做好万足准备后,患者于6月30日进行手术治疗,此次手术由何伟教授操刀,“显露、取出假体、安装新的假体、固定骨折。”整个手术过程有条不紊,极为流畅,历经不到2小时的时间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直接转入ICU进行术后的监护。△彭阿公髋关节置换术后X光片与术前X光片对比何伟介绍道:“髋部骨折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真正导致死亡的是骨折后的并发症,其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也正是因为骨折后的并发症。”这样看来,术后康复也至关重要,96岁的超高龄与卧床时间长……这些都为术后康复提出了重重挑战。经过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骨伤康复研究部的通力协作,在渐进的康复治疗下,至出院前患者已能坐起自行吃饭,坐上轮椅活动!在关节中心、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呼吸内科、骨伤康复研究部等多科室密切配合下,经过麻醉、手术、心梗、肺部感染、术后康复等难关,彭阿公得以顺利接受髋关节再置换(翻修),这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eamMDT)下的成果!△彭阿公尝试站立△术后的彭阿公可坐起进食在出院之时,我们也祝福这位恪尽职守,半生游遍珠江的老船长安享天年。△关节中心护长正在带领彭阿公进行康复训练老年跌倒需重视切勿凭经验处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老年人群体日渐庞大。老年人因生理功能减退,对外界反应能力低下,保护性反射减慢,加之老年人多合并骨质疏松,轻微的外伤都可引起股骨颈骨折。这类骨折被称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愈合过程很慢,老人长期卧床,又容易引发褥疮肺炎等并发症,任何一个并发症,都会危及老人生命。同时,老人跌倒后,可能造成骨折的部位不一定是髋部,也可能是腰椎骨折,或手腕骨折。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一旦跌倒时手扶一下地面,就有可能会造成手腕骨折,有的老人因为坐公交车时遇到大一点的颠簸,也可能造成腰椎骨折。何伟表示,老人如果医院进行检查,切勿凭借经验自行处理。有的老人跌倒后,刚开始几天还能走路,可能是因为一开始虽然有了骨折,但还没有错位,稍微盘腿坐可能就会造成错位,一旦错位之后,疼痛也就越来越厉害。很多老人骨折时间很长了才来就医,容易留下大量后遗症。最后何伟提醒,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临床并发症。术后老人还需要长期悉心照料,这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指导专家
何伟
广东省名中医、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骨坏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中国区副主席、全国股骨头坏死保髋联盟理事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的专家之一,改良或独创一系列保髋治疗方法,并不断改进,保髋疗效一直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擅长成人及儿童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膝关节炎等骨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出诊信息
总院:周二下午
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