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人体的中枢,结构复杂,具有负重、保持身体平衡、保护脊髓及内脏,支持人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复杂的运动功能。但脊柱却是人体骨结构中相对易受损伤的部分,有资料报道,40岁以上的成人80%有脊柱异常,60多岁几乎10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脊柱退行性变。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脊柱这样容易错位,在现实生活中确很少有这样的病例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西医放射学只有脱位和半脱位,而无错位的诊断。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骨关节偏差10毫米诊断为脱位,偏差5毫米诊断为半脱位,那么仅偏差2-3毫米呢?虽不够半脱位,却够错位。所以即使有错位,如果不是脱位和半脱位那诊断书上则显示正常,错位便无人知晓了。
2连接椎骨的椎间盘几乎无神经,对椎骨的错位不敏感。
3人体有敏锐的修复、适应、代偿的能力,椎骨错位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开始发挥作用。若错位超出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则有症状出现,反之并无临床症状。
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对脊柱的错位知之甚少。其实错位和脱位半脱位一样,只是位移的程度不同,也可理解为尚达不到半脱位的程度,这个位移的大小虽不能准确地量化,却能用手法客观地检查确定,这样错位就好理解了。如果脊柱错位并无症状,我们可以不用理会,如果有顽固的肩背疼痛、腰腿疼等临床症状,用药物治疗无效;或用药物治疗当时有效,停药即恢复原状;或病情时好时坏,屡有发生,这种情况就应检查,看一看椎骨是否错位了。
典型病倒:石某某,男,45岁,抚宁杜庄人,2008年1月就诊。腰腿疼2月,走路侧弯,走略远一点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用牵引、封闭、理疗、吃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且症状日重,卧床已一月,病人对生活失去信心.用于氏正脊法检查,是腰椎第4椎错位,回位后日渐好转,至春季已恢复正常。
亚健康手法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