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小朋友常见的“桡骨小头半脱位”!见图:
讲解: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发病年龄1~4岁,其中2~3岁发病率最高。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纵向牵拉时容易引发本病。常见的是大人领患儿上台阶时,牵拉胳膊时出现。
半脱位时肘部疼痛,患儿哭闹,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
2~4岁小儿,因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强力牵拉时,易发生脱位,桡骨头被拉至漏斗环状韧带的远侧,有时部分韧带嵌于肱桡关节之间。
诊疗过程中注意:
1、本病一定有牵拉患侧手臂致突发疼痛的过程,否则不可能发生脱位。常有老人因害怕子女们责怪,故意隐瞒患儿摔伤史,轻描淡写地说“只是牵了一下就哭了”。笔者问诊坚决要落实到究竟是何人所牵。凡有疑问或表述不清的,一定先拍片。否则,一旦将骨折病人当作半脱位进行复位,后果不堪设想。
2.复位时不用麻醉,先将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牵引,拇指压肘前桡骨小头处,屈曲肘关节,必要时前后旋转前臂,可感到复位的响声,复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动自如。
3.原则上,复位后需制动一周。但小儿不可能配合处置。一般提醒家长不要再次牵拉,任患儿自行活动,仍是安全的。
4.如遇家长不醒目,再次牵拉复发的,坚决石膏固定。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预防:
1.平时牵拉(提)小儿手部时,应同时牵拉衣袖。
2.防止跌仆。
3.成人与小儿嘻闹时应注意方法,不能单牵(提)手。
4.若出现上述表现,家长可自行复位,医院就诊。
5.避免反复脱位,形成习惯性。
6.穿衣服时,应避免手部旋前位牵拉,应和衣袖同时拉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