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伏案工作的人群日益增多,作为人体负重最大的腰椎更是受累最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巨大影响。虽然其发病率较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但很多患者对此病并不太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必备的诊疗常识。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组织的退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在劳损、外伤等因素作用下,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而造成髓核突出,压迫、刺激腰骶部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从而出现腰背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因腰部扭伤或劳累而发病,少数可无明显外伤史。发病部位以腰4-腰5和腰5-骶1椎间盘居多。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通常认为其发病为风寒湿邪或瘀血痹阻经脉所致,发病日久或素体亏虚者可出现肾虚之证。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本病的典型症状,二者可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腰背痛通常局限在下腰部,下肢放射痛一般为单侧,如椎间盘突出为中央性或突出较大时,可出现双侧下肢疼痛。咳嗽、打喷嚏、排便等动作可使疼痛加重。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确诊呢?
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腰背痛合并根性下肢痛。腹压增加时,疼痛加剧。
查体体征:①椎间隙棘突旁压痛,放射痛。②腰椎活动受限,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腰3、4椎间盘突出症者为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③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障碍、腱反射异常。
影像学检查:X光片显示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前窄后宽),并能排除其他骨质病变,CT或MRI显示和临床表现相一致的椎间盘突出。
以上症状及体征中有两条以上异常,再加影像学检查支持,即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疼痛反复发作;经系统非手术治疗6个月,效果不佳者;或疼痛严重影响活动者,可行手术治疗;出现马尾神经损害症状者(肛门会阴部及下肢出现异感、烧灼样痛,重者可发生大小便障碍)应尽早手术。
2、手术治疗的禁忌症:
有感染灶者;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受术者;存在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疗效者。
(二)常规药物治疗
1、中药
根据辨证结果,选用适合方药内服。如血瘀证选用活血化瘀的方药、风寒证选用祛风散寒的方药、湿热证选用清热化湿的方药、肾虚证选用补肾的方药等。严重者可配合应用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
2、西药
通常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如双氯酚酸钠、吲哚美辛等。B族维生素(甲钴胺或者腺苷钴胺)口服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选用B族维生素(甲钴胺或者腺苷钴胺)进行肌肉或穴位注射,以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3、外用药治疗
可根据疼痛所在部位采用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或中药熏蒸等。
(三)非药物治疗
1、针灸治疗
作为传统中医疗法,针灸以其起效快、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痛症科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疼痛性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并总结了行之有效的腰痛治疗三部曲。
(1)缓解疼痛效为先:对于饱受疼痛折磨的人来说,能够尽快缓解疼痛是最好的安慰,因此,综合应用毫针、电针、火针、艾灸、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方法,最大限度的缓解疼痛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2)祛除病因整体调:疼痛缓解后我们还需对疼痛的病因进行根除,如感受风寒为主,可配合拔罐、火针及艾灸疗法,以温阳散寒、祛风通络止痛;瘀血阻络可配合我科颇具特色的刺络放血疗法,以祛瘀通络止痛;因虚致瘀或不荣而痛的情况,可配合艾灸、穴位注射等疗法,以温阳益气、养血荣筋,以确保治病必求其本。
(3)功能锻炼求稳固:对于腰痛已明显缓解或基本不疼的病人,为求疗效巩固,需嘱咐并当面教授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并嘱患者适度锻炼,以期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急性疼痛期应卧硬板床休息,活动时可佩戴腰围保护。疼痛缓解后即去掉腰围,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如燕飞或游泳等,腰背肌力量强壮后,腰椎不容易出问题。
2、推拿:
根据疼痛部位及性质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但急性期不建议推拿治疗,以防加重神经水肿。
3、牵引:
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肩上型、中央型、或巨大髓核突出者不宜牵引。疼痛明显、腰肌紧张、腰椎侧弯明显者慎做牵引。
4、封闭:
可根据病情应用骶管封闭、椎间孔封闭和痛点封闭。
如果您因不得不长期伏案工作而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痛症科全体成员愿为您的腰椎保驾护航!
痛症科出诊医师:
王京京副主任医师、韩彬主任医师、陈仲杰主治医师、周劲草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