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多发于3个月-5岁儿童,以2-4岁发病率最高。常因家长携手不慎过度牵拉上肢后而出现。如领孩子上楼梯时、穿衣服时牵拉腕部、领孩子走路时不慎跌倒、孩子摔跤后压住肘部等外力所伤。
婴幼儿时期,因为桡骨小头偏小,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容易从环状韧带中脱出,而发生半脱位。
临床表现:
1、有外伤史、牵拉史、跌损史。
2、婴儿哭闹不停、上肢不动,给物不取。年长儿童会描述肩肘部疼痛,患肢下垂不能抬举、旋转,不肯用手取物,拒绝他人触摸患肢,肩部外形正常。
3、桡骨小头处明显压痛。肘关节无畸形肿胀。
治疗:手法复位效果最佳。
复位方法:伸肘,拇指压在桡骨小头处,屈肘,前后旋转前臂,可感到复位的响声,复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动自如,疼痛消失,患儿停止啼哭。
以上为本病的诊断和复位方法,简单易学,若出现此类事件,家长可以自行复位。正确掌握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方法应该是每位家庭成员的必备知识和基本技能。
预防
对于高发年龄段的孩子,我们要注意这些细节。
1、和孩子游戏、领孩子上台阶时或穿脱衣服时,应同衣服一起拽住,尽量避免直接拽手和腕部。
2、孩子摔倒时,最好是拽住肘部以上或衣袖。
3、若经常牵拉不当,容易出现复发,多次脱位者,关节周围韧带和软组织,复位后需制动,减少负重和牵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