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王大寿
王大寿: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在读博士。中国中医药研究会软组织疼痛研究分会委员,贵州省疼痛学会委员及贵州省骨质疏松分会委员。从事疼痛工作18余年,对疼痛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病有较深的认识,尤其擅长对癌性疼痛的介入综合治疗、血管源性疼痛及股骨头早期坏死引起的疼痛的治疗。
门诊时间:星期一、四上午
人到老年骨头就“脆”了,打个喷嚏、在床上翻个身都有可能引致骨折。医院疼痛科副主任王大寿介绍,绝经后妇女,尤其是超过60岁的老年人最易患骨质疏松症,严重时还会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生活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1老人摔跤后“闪腰”
张奶奶今年85岁,两周前,不小心脚一滑摔倒了,之后隐隐约约地感到闪腰了、腹部胀痛,只能躺着休息,但情况一直没有缓解,连起床都费劲。
于是张奶奶家人赶紧带着张奶奶到医院就诊,经过查体和拍片检查,发现她的胸12椎、腰2椎体变形骨折。经王大寿副主任会诊后,确定老人骨折原因是骨质疏松,需要手术。
王大寿副主任告诉张奶奶及家属,手术就是通过注入一点能让骨头支撑起来的“水泥”,让骨质疏松压缩的部位粘固起来。
2注入“水泥”后腰直了
张奶奶和家属听说要往脊椎里灌“水泥”,挺害怕的。
“说是‘水泥’,但是跟盖房子用的水泥可不是一回事,咱们用的是医用‘骨水泥’,是一种骨粘固剂,专门用于骨外科手术的。”经过王大寿副主任这么一解释,了解手术利弊后,张奶奶和家属接受了该项介入技术手术。
次日,王大寿副主任为张奶奶进行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该手术通过局部麻醉,将一根穿刺针从骨折椎体的后方经过皮肤、椎弓根进入骨折的椎体,经确认位置无误后,调制少量“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体。不到30分钟,“骨水泥”就凝固了。
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骨水泥渗漏,术后当天张奶奶疼痛明显缓解,术后第2天,可以自由下床行走。
3“骨水泥”治疗效果好
王大寿副主任介绍,“骨水泥”特别适合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
像张奶奶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中越来越多见,治疗也非常棘手。很多骨折病人以为自己只是骨质疏松,并不知道已经骨折。据了解,椎体压缩性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支具外固定等,但是这些方法见效慢,且长期卧床容易继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血栓、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躯体、心理、经济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给家属带来沉重的护理负担。
“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这种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多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难以承受此类大手术,相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可以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操作,切口仅为3-5毫米,相当于黄豆大小,且不需缝针,出血量极少,创伤小,安全性高。”王大寿副主任表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还有“止痛快、康复快”的效果,注入“骨水泥”后,“骨水泥”凝固以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并恢复椎体部分高度,术后镇痛有效率达70%-90%。术后10—15分钟,患者的疼痛及坐卧行走功能显著改善,配合“量身定做”的支具使用,术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自由下床行走,从而实现“快速康复”。
-TheEnd-
图文/龙逸敏
?本周刊由贵州都市报独家打造,欢迎转发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