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哪些动作最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自从人类进化到了直立行走,每天除了几个小时平躺的睡眠之外,腰椎有2/3的时间都在承受60%的自身体重的压迫,此外还承担着劳动、工作和各种运动的压力,加之很多人工作学习的姿势不良,因此腰椎就特别容易出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40~55岁发病率最高,25~40岁年龄段次之。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组成,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等功能。它就像我们脊柱的“缓冲垫”。腰椎间盘突出症简单的说就是因为两节椎体之间的腰间盘出现了“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腿疼、腿麻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

  1、腰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常减轻。

  2、一般从下背部向臀部、大腿后方会发生传导性疼痛,在喷嚏和咳嗽等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早期为痛觉过敏,严重者出现感觉迟钝或麻木。

  3、严重的人会出现大、小便障碍。

  4、间歇性跛行: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

5、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

6、体征有坐骨神经受压的体征,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约9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肌力下降。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3)突然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4)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6)腰部外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此外,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有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

 (7)姿势不当: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若腰部处于屈曲位时,突然给予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8)腹压增高:腹压与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9)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

  (10)职业因素:如汽车司机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提示,大家平时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腰椎,改正不良姿势!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qmzc.com/zlyy/7402.html